|
(二)聚焦工业引领,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把支持实体经济作为关键举措,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重要抓手,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20亿元。
打造主导产业。坚定不移推进工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形成主导产业顶天立地、全民创业铺天盖地、新兴产业后来居上之势。以打造轻纺食品、煤电能源、现代通信及应用三大千亿元产业基地为目标,着力发展纺织鞋服首位产业,加快鑫国龙鞋业、野力体育、七匹狼和宝德二期、国口酒业、海升果胶等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国电龙源风电、蕲县低热值煤发电、深能集团符离光伏发电等项目,力争钱营孜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开工;着力加快智慧云计算产业园、中科云智慧产业园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确保欣意电缆、华林电子、佳力奇碳纤维等项目建成投产。
主攻工业招商。以“工业项目、招大引强、税源企业和环境保护”为原则,创新招商引资工作,全市实际到位内资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以上。继续实施全民招商,实施无会周外出招商、领导带头招商、招商任务计划公开和离岗招商等制度,同时将深入开展产业招商、专业招商、链式招商,成立园区专业招商局、招商专业小分队。围绕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培育,瞄准产业链上、中、下游和左右配套产业,紧盯旗舰型企业,坚持龙头引进、整体承接,形成产业集聚。继续深化与央企、省企、知名民企新一轮合作。坚持市县区联动招商,强化信息共享,建立全市招商信息和项目落地共享平台。坚持以税收和就业实绩检验招商实效,完善考核、奖惩办法,加大招商有功人员奖励力度。严格执行项目投资强度、投入产出率、税收贡献率等准入标准,坚决防止投机圈地和引进落后产能。
推进项目和园区建设。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责任追究制度化,推进重大项目提速提效,力争固定资产投资突破900亿元。实行腾退机制,提升“5161”项目库质量,储备规模万亿元以上。争取列入省“861”项目330个,年度投资超220亿元。重点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项目,力争年度投资50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0个。完善市级、县处级领导干部联系项目制度,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强化重大项目密集调度、定期通报,提高重大项目的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加快各类园区建设,市经开区突出发展生物医药首位产业,加快推进亿帆药业、皖淮生物、安特生化等项目,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亿元,积极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制鞋产业城一期建成,功能基本完善,实现产值超60亿元、税收超6亿元,加快向“3311”目标迈进;宿马园区加快推进苏湘高新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争当全省一流的共建园区;高新区重点发展云计算、家居和动漫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高端高效园区;各县区开发区力争扩区3平方公里,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园区合作共建。
(三)重视功能完善,加快推进城乡建设。坚持双轮驱动,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年实现投资220亿元,实施210个重点项目,全市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突出中心城市带动。围绕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单元规划,加快控制性详规、片区规划编制,优化专项规划体系,对园区规划实施总体控制、局部放权。坚持东向高铁、北跨汴河、南展新城、西越高速,强力推进主城区、汴北新区、城南新区、城东新区、高铁新区五大片区建设,实现“双70”目标。加快实施路网工程,启动西环线等过境循环路网建设,加快大外环、拱辰路等建设进度,建成南北环公跨铁立交桥。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各类保障房2.46万套,实施棚户区改造1.8万套。推进依法和谐征迁,交付净地1000亩。授权埇桥区对道东区域进行建设经营管理。
加强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开展县城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质达标行动。以完善基础、配套功能、提升品位、打造特色为核心,全面实施“555”工程。在县城建设层面,四个县各建设一个不低于10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一处不低于1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一处全民健身运动中心,一个不低于5000平方米的标准化集贸市场,改造提升一条不少于500米的绿化亮化街区。在镇村发展上,各县区均新增2个以上工业增加值过亿元、财政收入过千万元的“双超”乡镇,新增10个以上集体经济收入过10万元的村,新增7个美好乡村示范村,每个乡镇完成3万平方米的征迁控违任务,五个县区共新增土地流转面积70万亩以上。在工作要求上,各县区均完成土地出让收入10亿元,收储土地1000亩,完成一个镇当县建的总体规划,征迁整理净地不低于500亩,每个县城扩区3平方公里。
完善城乡功能。加快推进济祁高速、郑徐客运专线建设,确保徐明高速建成通车,积极做好宿州机场等前期工作,力促符夹复线、京沪高铁宿州东站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投资18.3亿元,全面开工宿灵泗、宿萧砀、206国道快速通道等一级公路项目,增强城乡联系的紧密度。新建市汽车客运中心站、京沪高铁客运枢纽站,改造升级县乡公路120公里,改造加固农村公路危桥140座。加快供水、供气、供暖等各类管网建设,重点推进汴北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项目,完善加气站及配套设施,实施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加快4G网络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发展。
提升城镇品位。扎实开展绿化大行动,增量提质,破硬增绿,增加沿路临水绿化工程,城区新增绿化面积超500万平方米。建设城市绿道40公里。继续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加快建设交通干线两侧林苗两用林,完成人工造林14.3万亩。继续实施城乡增绿工程,加快建设园林景观,重点推进城市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园、三角洲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建设,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积极引进全国知名企业,建设高端商业综合体,提升商品房品质。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注重向农村、向城乡接合部、向千家万户、向旅游景点延伸,建立长效机制。继续整治车辆乱停乱放,规范管理户外广告、施工围墙、渣土运输等,全力提升城乡“序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建立大城管工作格局。
(四)突出三农工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美好乡村建设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统筹推进“两区”建设,抓好20个示范点,规划建设1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发展到100家,新增农业企业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家庭农场500家、职业农民2000人。重点推进泗县现代农业物流中心、砀山和萧县强英鸭业产业园、灵璧现代农业博览园、埇桥西二铺都市农业示范园等项目建设,力争现代农业重点项目投资规模突破85亿元,新引进亿元项目10个以上。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加快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创新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在农民自愿前提下,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900亿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400家,超亿元企业150家。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45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力争粮食总产400万吨以上。
加快美好乡村建设。全面修编完善县域村庄布点规划、村镇建设改造规划,新建37个省级重点示范中心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建管新机制。全面完成农田水利三年提升工程建设任务,新增灌溉面积83万亩。积极推进新汴河治理、淮水北调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完成7条中小河流治理,除险加固19座小水库,解决4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推进采煤沉陷区大型水库、怀洪新河洼地治理项目前期工作。
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市财政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以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河流沿线及城市周边、省际周边、景区周边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四治理一提升”,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整治脏乱差,建立“户集中、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逐步完善垃圾污水处理长效机制。
提升农民生活水平。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多元化农民增收支撑体系。加快实施农民就业创业工程,开展“一村一名实用技能人才”免费培训,创建省级农民工创业园2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加大对产业联合体、家庭农场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抓好土地信托新模式试点,推进粮食和特色农产品保险提标扩面。全力整合资源,加强扶贫政策的衔接和落实,大力开展产业扶贫,认真实施扶贫项目,打好扶贫攻坚战。
(五)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坚持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并进,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强大型商贸中心、配送中心和综合性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国购广场、红星美凯龙、南翔恒泰、华洋新世界国际广场建设。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做大做强骨干流通企业,推动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有机融合,开工建设林安物流,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40家。积极发展新型消费业态,促进市场持续繁荣。加快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村物流配送站,鼓励发展乡镇商贸中心,引导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构建城乡商品流通双向渠道。
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态。加快发展科技、电子商务、总部经济、金融、信息等服务业,鼓励中小流通企业开展网上交易。围绕主导产业的服务配套,加大生产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开工建设新濠畔会展中心、鸿星尔克电商中心、苏宁云商等项目。抓好埇桥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申报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释放发展活力。今年是改革之年,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突出抓好经济体制改革这一重点。
扎实推进各类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财税体制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年内力争实现县级以上部门预算全部公开。继续做好“营改增”扩围试点。采取贴息、担保、后奖补等方式,安排财政支持企业发展资金。逐步将政府性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严格举债程序。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培育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快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面完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任务,实现徽商银行、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推动上市后备企业尽快在主板及场外市场挂牌上市。以市城投集团为龙头,整合交投、工投、教投等各类融资平台,实施统贷统还、分类使用、财政监管、带动各县,壮大政府融资平台。加快建设信用体系,全面落实与各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协议,全年贷款增量力争达到115亿元。做大市土地储备发展中心,提高土地保障能力,发挥融资职能。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积极稳妥推进人地挂钩试点,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地市场。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深入贯彻省“20条”、市“27条”发展民营经济意见,安排6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激发全民创业潮,新增私营企业2200户。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全面清理、废除各种不合理规定和隐形壁垒,坚决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提升民营企业综合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海关、国检设立正式机构,建设中科云智慧保税仓库,抓好进出口企业孵化工作,进出口总额增长15%。总之,要让民营经济在我市遍地开花、茁壮成长。
(七)创新社会治理,加快构建和谐宿州。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高举中国梦的伟大旗帜,深入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开展宿州好人评选、志愿服务等活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市县文化场馆等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继续推进农村电影放映提质、百戏进百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塑造宿州文化知名品牌。继续推动大运河申遗保护。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神游世界动漫产业园、黄河故道综合开发、五柳景区、大方寺、钟馗文化园等项目建设,推进皇藏峪5A级景区创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75亿元。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实施全市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完成167所标准化学校建设,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0%以上。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综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宿州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加快教育园区建设,完成逸夫师范学校新校区一期建设,加快市职教中心一期建设。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市立医院和萧县、泗县、灵璧县医院新院区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落实重大疾病防控措施,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备战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建成开放市体育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启动科技“小巨人”计划,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加强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严格执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启动市、县级细颗粒物检测能力建设,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格落实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高度重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继续实施“六五”普法,加强国防动员、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扎实做好民族宗教、档案、残疾人、红十字、防震减灾、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协调推进供销、气象、烟草等工作。
持续维护社会和谐。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施安全溯源管理,严厉打击不合格食品制售等违法行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危险化学品监管,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严格执行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条例,加大依法“打非治违”力度。新增“四有”标准社区10个,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全面推行联合接访,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强化基层矛盾排查化解,畅通、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努力提升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和处置水平。推进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快建设平安宿州、法治宿州。
(八)改善民生民计,加快建设幸福宿州。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可持续的要求,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紧迫的民生需要,多谋民生福祉之事,让全市人民共享美好生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落实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衔接办法,“五险”参保人数达到179万人次。努力提高优抚待遇,城乡低保标准、五保供养标准提高10%。调整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巩固基层医保覆盖面,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完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关爱帮扶体系。抓好价格监管,稳定民生价格。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力度。逐步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多渠道推动创业就业。把保就业作为稳增长的底线,建立发展就业联动机制,一手抓援企稳岗,一手抓以创业带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鼓励引导劳动力就近就业创业,继续实施“农民工进城圆梦计划”,加快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大力推进“十百千万”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分类建立人才库。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巩固提升民生工程。在实施33项民生工程基础上,本着“广覆盖、重实效、惠民生”的原则,再办10件惠民实事,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1.全市新建、改扩建、增设附属公办幼儿园54所,规划建设道东初中
2.市区建成使用市120指挥中心,开工建设市妇幼保健所
3.开工建设市科技馆、游泳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会展中心
4.更新市区公交车辆,优化公交线网
5.市区投放公共自行车1700辆,增建社会停车泊位3000个
6.全市规划建设各类便民专业市场32个
7.整治提升市区中山街商品市场
8.全市新建、提升改造一批标准水冲公厕
9.全市开工建设3~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10.继续实施新汴河景观工程、清水工程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要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三十条意见,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不断提升服务人民群众、加快科学发展的执政水平。
转变职能,建设创新政府。用改革的思路推进工作,不断创新举措、方法和路径,既要连续性,又要创造性。简政放权,凡是市场能办的一律交给市场,凡是社会能办的一律交给社会,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制度,清单之外一律不设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削减、下放、取消、规范审批事项,继续推进“四个一”工程,不断松绑、放权、减负、让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完成工商、质监管理体制调整和市县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组建县级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推进卫生与计划生育部门机构整合。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执政为民,建设务实政府。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政府工作,坚持求真务实,有面子、没里子的事不干,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事不干,与民争利、引起民怨的事不干。把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走进一线察民情,深入基层接地气,从群众中提炼破解难题的经验和方法,从基层中捕捉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向。牢记“功成不必在我,为政贵在有恒”,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永葆激情,建设高效政府。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奖优罚劣,追责问责,倒逼谋事干事的精气神。加强重大决策、重点工作、重要项目的推进,坚持周通报、月调度、季总结,环环紧扣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点燃激情,深入一线,靠前指挥,雷厉风行干事业,身先士卒作表率。重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中梗阻、基层板结”,严厉查处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行为,严肃政令,改进作风,推动政府工作提速提效。
规范透明,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依法行政,按规矩办事,扩大社会公众参与度,提高政府决策透明度和群众满意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控自由裁量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监督管理。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切实办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向群众说真话、交实底,让百姓看得懂、说得清。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勤勉清廉,建设廉洁政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增强全社会对反腐倡廉的信心。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动真格、求实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控公务活动成本。强化管理、严格自律,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清正廉洁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
新的航程已经开启,前进的号角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努力谱写宿州加速发展、奋力崛起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