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2014年主要工作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省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扎实开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推进年”活动,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着力增加有效投入,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促进城乡统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在科学发展、富民强市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5%;财政收入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目标以内。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项目带动,持续扩大有效投入
项目建设是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基础。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的要求,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服务好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投资类项目建设,大力支持社会投资类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已申报的217个省“861”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开竣工亿元以上项目各100个以上。基础设施方面,加快推进京福高铁、歙黟一级公路、宁国至黄山天然气支线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黄杭铁路,确保高铁客运枢纽、玉屏索道改造主体工程等项目基本建成;完成月潭水库项目可研报告和相关专项报告编制;扎实做好皖赣铁路扩能、济祁高速、芜黄高速、黄千高速、黄山机场4E改造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产业发展方面,加快推进永新股份绿色软包装、东晶光电、紫光优蓝机器人、金普森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甲骨文黄山基地和卢村悦榕庄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福派园食品产业园、智谷科技园、中国物联网黄山研发基地、河马文化产业园、百乐门国际文化娱乐经贸广场等项目;力争蓝猫动漫、康师傅瓶装水、祥源红茶等项目建成投产,希尔顿酒店、喜来登酒店、太平湖皇冠假日酒店建成运营。
提升项目工作水平。切实抓好项目谋划工作,认真研究国家和省产业导向,有针对性地谋划编制一批有利当前、事关长远的产业发展类和基础设施类重大项目,确保项目对上能争取、对外能招商。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强化部门联动,规范审批流程,扎实做好项目报批各项前期工作,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大发展规划及省“861”计划,在用地指标和金融信贷等要素保障上获得更多更大支持。切实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坚持以产业项目为重点,统筹推进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文化保护等各类项目建设,多上有利于产业优化升级的项目,扩大能够提供实实在在就业和税收的投入,特别是要善于调动市场力量参与项目建设及后期运营。进一步落实项目工作责任制,着力提高效率、简化程序、优化服务,让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成投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推动转型升级,着力增强产业支撑力
产业发展是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点。按照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的思路,全力发展实体经济,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不断提升产业素质。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导向,坚持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并举,突出抓好190个、总投资117.7亿元的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培育引进智能制造、信息软件、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上下游企业配套,力争七大优势产业规上企业数、工业产值均占全市80%以上。加快企业科技、管理、品牌和营销模式创新,加大30户重点骨干企业扶持力度,支持现有489户规上工业企业扩张规模,全年新增规上企业50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加快推动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11家以上。推动园区由粗放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发展,引导各园区重点培育1~3个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占园区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对园区低效企业、低效用地进行全面清理,加快腾笼换鸟步伐,力争全市开发区投资强度和亩均税收提高20%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特色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力争农业增加值增长3.5%以上。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为重点,通过改良茶苗、发展规模种植、引进外部资源并购、入股现有加工企业,着力提升茶产业市场竞争力,全年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万亩,茶叶总产3.2万吨。加快发展毛竹、油茶、菊花、蚕桑、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做好食用菌、果蔬和养殖等“土、特、绿”文章,发展各类特色基地7万亩,新增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5个。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争创省级林下经济示范点20个。高起点、高标准抓好3个省级、10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加强良种良法配套、质量安全、全程机械化等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继续办好黄山茶叶暨名优农产品推介活动,打响绿色生态品牌。
加快旅游转型升级。以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高水平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引进培育休闲度假、摄影写生、文化产品展示交易、户外运动、养生养老等体验性、参与性强的新型业态,促进全市旅游由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加快黄山风景区国际精品旅游景区建设步伐,确保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通过国家5A景区评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规范发展一批有特色、有品位的乡村客栈。制定实施中长期营销规划,推进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集中力量,持续投入,打造“大黄山”旅游品牌。发挥政策杠杆作用,调动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积极性,加大客运沿线、通航城市营销力度,开发东南亚、俄罗斯等境外市场,提高旅游营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国家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加大新媒体营销力度。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和服务,力争旅游接待量增长8%,旅游总收入增长10%,入境游客增长10%。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服务业重大项目160个以上,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拓展和完善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研发设计、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康体养老、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建设,抓好三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启动徽州古城、齐云山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开工建设苏宁广场、黄山颐高广场,引进1~2个大型物流项目,建成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导合理的房地产消费,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三)推进开放发展,大力推动招大引强
招商引资是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必须以更大的气魄实施对外开放,把一流的资源配置给一流的企业,以共赢发展的理念推进招大引强,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提升发展新水平。
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以国内外500强、中央和省属大企业、知名民企为主攻方向,以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和港澳台地区为重点区域,围绕发展工业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力促国药祁红、开元农机产业园、黄山风景区国家地理3D影院、冠军疗养基地等签约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娃哈哈山泉水、口子酒业、华侨城、万达、红星美凯龙、青岛伟业和智慧黄山等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再精选并跟踪一批新的企业和项目。进一步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大力推行产业链招商、专业团队招商,注重发挥商会、协会作用推进以商引商,全年新签亿元以上项目超过100个,到位内资增长12%,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
着力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友好城市、友好景区的交往,做好外事侨务和台湾事务工作。力争台湾居民口岸落地签注获批,新开1~2条国际包机航线。认真办好第十八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山地车节等活动。加大中小外贸企业扶持力度,加强茶叶、精细化工、高新电子等特色优势产业出口基地建设,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全年新增1000万美元以上出口企业1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
(四)统筹城乡发展,抓好城镇和美好乡村建设
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形成城乡各具特色、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城镇化率达50%。
加强城镇规划管理。坚持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认真抓好新一轮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修编,加快中心城区规划编制,优化区县城总体规划,完成全市95个乡镇规划编制。切实加强重点风景区、关键区域规划管理,真正做到不规划不开发、先布局再落子,永葆青山绿水的鲜明特色。
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市中心城区计划安排政府投资项目69个、社会投资项目6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增长25%。坚持产城一体发展,加快推进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打通新区快速路,完成新安江上游段综合治理工程和高铁站场项目土建工程,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促进南部城镇群集聚发展。改造提升新园路、黄山路等城市道路,完成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敷设天然气管网13公里,改造供水管网15公里;启动高铁水厂建设,完成一水厂制水厂迁建、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改造老旧小区25个、棚户区5个。加快推进区县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抓好47个建制镇建设,支持屯光等8个镇争创全国重点镇,区县城和建制镇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108亿元,分别增长17%和20%。扎实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强化交通和市容市貌整治,规范小区物业和各类市场管理,不断提升城镇管理水平,争创“联合国人居奖”城市。
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强化产业支撑为重点,突出抓好“八项重点任务”,确保首批36个省级重点示范村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全面开展第一批尚余70个中心村建设,统筹推进其他村庄建设。抓好世行贷款新农村建设项目,做好与省属企业的结对共建工作,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美好乡村建设,力争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美好乡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扎实开展“三线三边”整治,全面完成广告标牌、省市交界点、景区周边等10个方面、1000多个整治点的治理工作,使全市城乡环境有明显改善。突出抓好扶贫攻坚“百村千户双联”工程,提升贫困村和贫困家庭自我发展能力,力争2.2万人稳定脱贫。切实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营管护,确保发挥持久效益。
(五)全面深化改革,切实增强发展活力
按照中央改革总体部署和省、市委实施意见,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到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经济体制改革重点,着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实质进展。
进一步突出市场导向。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该由市场决定的,一律按市场规则办;可以由社会、企业投资的项目,政府坚决不做,进一步明确政府作为的边界。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持久竞争力,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规范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业激情。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落实好中央和省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对于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予以清理、削减,去除不必要的前置审批条件,不断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潜力的“加法”。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准备工作,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扎实推进海事管理体制和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和水平。
有序推进其他各项改革。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抓好黟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在108个行政村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力争全市耕地、园地流转面积18万亩。扎实推进林权流转改革,加大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力度,做大做强江南林业产权交易所,加快打造立足黄山、面向全省的专业、规范、统一的森林资源资产交易平台。继续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中心城区城管重心下移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系。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巩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适时启动市级公立医院改革。
(六)加强保护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目标,以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守护好黄山这一方绿水青山。
深入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116个,其中补偿机制试点项目52个、完成投资25亿元。建立健全流域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加快新安江沿线剩余企业搬迁治理,完成流域4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认真落实国家《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总结试点经验,争取建立常态化补偿机制。以实施全国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为契机,全面加强太平湖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做好生态修复、水源地保护、网箱退湖、渔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水系连通工程试点,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0平方公里。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和治理力度,完成歙县金竹村、休宁县阳台村等重点地质灾害点避让搬迁治理工作。扎实推进绿色质量提升行动。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森林抚育、造林补贴试点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完成新造林5.85万亩。突出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启动实施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加强城镇绿化的规划与建设,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确保基础指标全面达标,继续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
突出抓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控污染物新增量,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严格执行环评制度,确保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推进祁门东源钨钼矿有序开发。巩固化工、重金属排放企业整治成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工作,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水质达标率100%。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实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盘活用好闲置低效用地挂钩,落实土地使用税差别化征收政策,全面开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项目清理处置工作,依法收回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七)着力传承创新,增强文化软实力
大力弘扬徽文化特色优势,充分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强徽文化资源保护利用。
继续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组织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全面加强“十古”保护,积极探索古民居依法规范流转新路子。力争新增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8处,中国传统村落15处。全面开展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加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推进新安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全年新增省级以上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处,非遗生产展示销售区10处以上。创办徽州书院,搭建徽文化研究、传播和推广平台。充分挖掘徽文化精神价值,积极推进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让传统文化融入时尚、焕发生机。
加快壮大文化产业。继续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0%。加快徽文化产业园建设,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争创5家以上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发展壮大新兴文化产业,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重点推进摄影、演艺、写生、动漫等产业发展,扩大徽韵、宏村·阿菊、花山谜窟“激光秀”等演艺品牌影响力。
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文化设施配套,加强四馆一站(屋)等公共文化场馆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推动数字电视向乡镇、村发展,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6%和98%。拓展农民文化乐园试点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和文学艺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营造昂扬向上、和谐奋进的浓厚氛围。
(八)抓好财政金融,不断提高支持保障能力
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强化金融支持保障,着力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提高财政运行质量。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严格落实“营改增”等各项税改政策。坚持依法征税,确保应收尽收、均衡入库,提高税收比重,培植稳固的财源基础,增加可用财力。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完善预算绩效、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三公”经费,一般公用经费实现“零增长”,会议、接待等支出压缩20%以上,新增财力重点投向民生支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大政府性资产清理力度,解决好改制企业遗留问题,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把控制和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完善政府重大项目投融资决策、债务风险预警和监管等机制,严格控制政府直接举债、控制融资成本、控制债务规模,切实提高政府性资金使用效益。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按照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全面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扩大信贷投放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全市新增社会融资总量135亿元,贷款增幅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加快企业直接融资步伐,力争市城投公司15亿元企业债券获批发行,新增场外市场挂牌交易企业3户以上,1~2户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加大融资担保力度,全市融资担保余额35亿元。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集资行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金融机构发展,确保每万人网点拥有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九)坚持以人为本,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认真组织实施民生工程。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紧迫的民生需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务实安排民生工程项目,在省确定33项民生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组织实施菜篮子、棚户区和“三小”改造、精品社区建设3项市级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32亿元。强化资金和质量监管,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民生工程发挥持久效益,确保全市民生工程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90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成果,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完善市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网络,实现与省结算平台联网。加快发行加载金融功能社会保障卡。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补助标准。进一步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推进住房公积金扩面征缴,建成安置房3439套、各类保障性住房6624套,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做好公租房分配工作。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组织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乡镇公办中心园覆盖率达到85%。启动实施教育信息化三年推进计划,加快中心城区教育布局优化调整,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水平。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黄山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支持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专业建设、扩大办学规模,支持黄山学院提高办学层次。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市中医院、市二院完成搬迁,完成市医院综合病房大楼主体工程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重大疾病防控。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备战省全运会和省残运会。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抓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关心老龄工作,支持残疾人事业,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帮扶体系。做好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十)创新社会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建立健全以民意为导向的社会治理机制,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巩固“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落实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等制度,全面推广“两个中心”、“两个工作站”建设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抓好社区矫正示范县(区)创建。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政府监管职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评估。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公众聚集场所、旅游、道路交通、矿山、化工、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消除各类隐患,力保12项安全生产指标控制在省下达范围之内。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和应对。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强化应急平台和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地震、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改革创新的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着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一要强化宗旨意识,树立一心为民的导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坚持问计于民,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需于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共服务上,把更多的财力倾斜到改善民生上,多办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不断增强人民幸福感和社会和谐度。
二要强化发展意识,树立真抓实干的导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加快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问题意识,在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中对标审视,正视差距和不足,直面困难和问题,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和把握日益凸显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些年来“三位一体”建设所打下的良好基础,肩负起加快发展的历史责任,不负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切实增强改革意识、进取意识,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锐气,始终保持争创一流、迎难而上的干劲和斗志,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按照“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要求,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对看准的事、定下来的事,说干就干、干就干好。
三要强化法制意识,树立按章办事的导向。始终牢记权力意味着责任,在制度面前不擅自用权,在规矩面前不变通处理。政府工作人员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听证公示等制度,完善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以制度巩固成果,用机制规范行为。坚持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与政协民主协商,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认真落实人大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注重采纳政协调研成果和意见建议。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
四要强化廉洁意识,树立干净干事的导向。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权力制约,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和政府性资金的管理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有关具体要求,认真落实惩防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进一步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纠风治乱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
各位代表!
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既要把黄山建美,更要把黄山变富,这是人民群众之期盼,这是各级政府的职责。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而奋力拼搏,为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