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

2014年02月28日15:2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预算执行 助学体系 城镇就业困难人员 惠农政策 教育类型 奖励扶助 窝沟封闭 转企改制 财政教育支出 预算草案

一、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在市委的领导下,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团结一心,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经济和社会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财政收支规模再上新台阶,为本届政府实现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全市公共财政收支

全市公共财政收入850.01亿元(快报数,下同),比2012年实际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3.3%,完成预算的98.6%,其中,税收收入677.69亿元,增长13.3%,完成预算的96.0%;非税收入172.32亿元,增长13.3%,完成预算的110.0%。

与年初预算相比,全市公共财政收入短收12.49亿元,主要是2013年国家加大了结构性减税力度,如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实行小微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等政策,这在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的同时,也相应导致了财政减收。

全市公共财政支出1083.54亿元,增长21.6%。

全市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是:全市公共财政收入850.01亿元,加上地方政府债券收入21.00亿元、中央对我市的税收净返还7.04亿元、执行中上级专项拨款及调入资金等224.04亿元,扣除对口支援上解资金2.34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6.00亿元和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18亿元后,2013年预算执行的总财力为1083.57亿元,与全市公共财政支出1083.54亿元相比,当年实现财政净结余0.03亿元。

2.市本级公共财政收支

市本级公共财政收入283.34亿元,增长13.7%,完成预算的105.3%,其中,税收收入234.46亿元,增长11.8%,完成预算的100.4%;非税收入48.88亿元,增长24.3%,完成预算的137.6%。非税收入增幅较高,主要是新机场填海工程水土流失补偿费等一次性收入较多。

市本级公共财政支出458.87亿元,增长29.2%。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

教育支出28.65亿元,可比增长13.9%。科学技术支出12.25亿元,增长17.1%。农林水事务支出46.09亿元,增长28.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9.49亿元,增长63.7%,保证了 “十二运”场馆建设和承办任务圆满完成,支持了文化馆、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9.44亿元,增长13.2%。医疗卫生支出25.75亿元,增长71.0%,增幅较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提高并统一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二是提升医疗软实力,支持县区中心医院建设支出较多。

节能环保支出8.53亿元,下降0.9%,主要是2012年拆炉并网、石灰石矿生态恢复等补助资金支出较多,垫高了支出基数(如剔除此项因素,节能环保支出可比增长10.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3.62亿元,增长63.5%,主要是市财政通过盘活存量资金,加大了城市地下公用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公共安全支出27.44亿元,增长27.8%。交通运输支出68.72亿元,增长58.9%,主要是加快推进新机场建设,拨付注册资本金20.57亿元。

住房保障支出5.60亿元,下降32.0%,主要是我市公共租赁住房改为配建制,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主要为装修等收尾资金。

市本级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是:市本级公共财政收入283.34亿元,加上地方政府债券收入21.00亿元、中央对我市的税收净返还7.04亿元、执行中上级专项拨款以及县区上解和调入资金等266.91亿元,扣除市对县区补助102.34亿元、对口支援上解资金0.88亿元以及地方政府债券还本6.00亿元和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18亿元后,2013年预算执行的总财力为458.89亿元,与市本级公共财政支出458.87亿元相比,当年实现财政净结余0.02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全市政府性基金收支

2013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655.10亿元,增长38.7%;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672.13亿元,增长38.1%。

政府性基金按规定专款专用,当年收入与支出不完全相等,主要是按照有关管理办法,部分收入结转使用(下同)。

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

2013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434.14亿元,增长116.8%,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8.47亿元;港口建设费1.05亿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90亿元;彩票公益金2.58亿元;土地出让金393.37亿元,增长148.1%,主要是土地出让面积大幅增加以及加大了以前年度土地出让金清缴力度。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417.38亿元,增长110.9%,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14.62亿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0.61亿元;彩票公益金1.32亿元;土地出让金383.32亿元(用于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127.60亿元、土地储备贷款本息偿还89.2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及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等支出166.52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0.87亿元,完成预算的79.4%,主要是受经济形势影响,重点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盈利状况低于预期,导致当年收入未能完成预算。加上2012年结转收入1.17亿元,收入总量为2.04亿元。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79亿元,完成预算的79.1%,其中,用于支持新兴产业发展0.98亿元;用于促进国有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0.54亿元;用于支持重大科技创新0.22亿元。

收支相抵,结余0.25亿元,结转2014年使用。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90.98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56.05亿元;失业保险基金17.94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83.36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11.68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1.57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83.34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73.8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3.95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74.97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8.94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1.30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107.64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82.25亿元;失业保险基金13.99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8.39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2.74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0.27亿元。

(五)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1.依法加强税费征管,财政收入规模稳步扩大。2013年,在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挑战下,我市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认真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在此基础上,各级财税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加强税费征管,强化收入调控,加大稽查力度,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足额入库,较好地保障了各项支出的需要。

2.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一是加大政府公共投资力度。在市本级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统筹各级财力资源,积极发挥政府公共投入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支持了城市地铁、202路轨道延伸线、新机场及沿岸商务区、东港商务区、市内道路桥梁及重点水务工程等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积极支持了我市重点区域、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市本级拨付配套资金8.50亿元,继续对我市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建设给予扶持。配合财政部成功发行了21亿元大连市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南部滨海大道东段桥隧、大伙房水库输水入连、渤海大道一期等基础设施和惠民工程建设。

二是助推经济转型升级。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各项政策,积极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全年共减免企业和居民税负196亿元。安排补助资金,支持了中国一重、中远造船、东风日产、大连机车等企业重大技术项目建设。拨付专项资金,对机器人控制、锂子电池、高效热交换装置、大飞机部件智能装备系统等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进行扶持,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市本级筹集资金0.30亿元,设立大连市小微企业发展基金,支持了我市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力度,稳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的开展,为金太阳示范工程、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脱硫脱硝、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等项目提供补助资金,全年落实拆炉并网面积720万平方米,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继续助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我市港口开发、集装箱业务和航运体系发展进行了扶持。

三是支持出口和消费升级。足额安排出口退税资金,全年办理出口退税140亿元。进一步落实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各项政策,市本级筹集资金3亿元,对国内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贸易融资等给予扶持,提升了企业出口积极性。及时拨付补贴资金,积极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支持便民早餐网点、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改造、社区家庭服务网络等项目建设,释放了城乡消费需求。

3. 加大“三农”投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2013年,全市财政用于“三农”支出195.27亿元,增长15.9%,其中,市本级63.32亿元,增长33.0%。继续安排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落实支农资金,对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海洋渔业等方面给予支持。进一步加大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小流域治理、河道生态工程、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建设。积极落实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继续对农业机械购置实行地方累加补贴。安排补助资金,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部分险种补贴标准,进一步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继续支持青山生态系统工程,为大规模造林绿化和生态林建设提供财力保障。大力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筹集资金,新发展设施农业11万亩,扶持新建联栋花卉温室70万平方米,并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支持。落实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市本级筹集资金2.70亿元,在全市289个村实施“六化”工程,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4. 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2013年,全市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城乡社区事务、公共交通运输等民生方面支出712.42亿元,增长26.3%,其中,市本级346.31亿元,增长29.8%。

教育事业方面: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全市财政拨付资金2.65亿元,对城乡近600所普惠性公办幼儿园运行进行了补助,为43所农村幼儿园增设食堂和供暖设备,改善了学前教育办学环境。继续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两免”政策,进一步扩大了免费教科书范围。市本级拨付资金1.50亿元,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校学生校服配备工作,并对农村中小学校车购置和学生乘车进行了补助,减轻了学生家庭就学负担。完善高中经费保障机制,将城乡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综合定额标准由年人均1300元提高至2800元,其中,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500元提高至2000元。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市本级拨付资金1.72亿元,全面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费,并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示范校建设给予了扶持。进一步完善扶困助学体系,为全市1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了奖助学金。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小学信息化、食堂和旱厕改造、校舍及操场维修改造、城乡教师培训交流等工作的开展。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继续扶持高校学科发展、人才引进、重点实验室建设、校舍维修及债务化解工作。

医疗卫生事业方面: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最低筹资标准由年人均320元提高至400元,其中,财政补助由年人均260元提高至340元。健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未成年人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至340元,统一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对购买保险的居民提供财政补助,降低了大病患者的就医负担。全市财政拨付资金2.30亿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25元提高至35元,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保障能力。支持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继续实施了结核病控制、艾滋病母婴阻断、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新生儿疾病筛查、学龄儿童牙齿窝沟封闭治疗等重大疾病防控项目,并扩大了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免费筛查实施范围。深入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各项配套政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给予了补助。

社会保障事业方面:连续第九年落实国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政策,将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发放标准提高了约170元。健全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提高至150元/月。完善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全市财政筹集资金4.90亿元,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600元/年、588元/年,并相应提高了农村五保户补助标准。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和环卫工人待遇,建立了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基本补贴和环卫工人工资动态调整机制。落实临时救助政策,向全市19.1万名城乡低保对象、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发放了“两节”临时救助资金。加大残疾人事业投入力度,大幅提高残疾人托养财政补贴标准,为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提供了助学帮助。全市财政拨付资金11.74亿元,继续落实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扶持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市本级筹集资金3.96亿元,为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全年支持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3万套。

文化体育事业方面:安排补助资金,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政策,开放范围扩大至日俄监狱旧址、艺术展览馆、旅顺博物馆。继续支持专业剧场低票价演出、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广播电视节目覆盖、送戏下乡等工作的开展,启动城市社区书屋项目,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鼓励文化产业发展,通过贴息方式支持了动漫产业基地、旅游文化项目建设,并对高清电视、出版数字化项目的实施给予补助。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对艺术院团转企改制及京剧团建设进行了扶持。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支持健身广场、示范性健身步道改造、足球示范基地、体育公园改造等市民健身项目建设,为十二届全运会顺利举办提供了经费保障。全市财政安排资金1.50亿元,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并对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伤残和死亡家庭进行了扶助。

政策性补贴方面:继续做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补贴资金兑付工作,市本级补贴支出16.40亿元,重点用于补助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城市出租车及农村道路、岛际水路客运经营。落实粮油、肉类、农药、化肥等重要物资的储备机制,确保各类储备物资实物充足、轮换及时。安排补贴资金16.45亿元,确保了煤气、自来水、城市公交等公共事业正常运转。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支出规模超千亿,这综合反映了老工业基地振兴及全域城市化战略实施以来我市积累的雄厚发展基础,体现了我市经济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过程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表明了我市贯彻宏观调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进一步增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财政支持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任务还很重,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地区财力还十分有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尚需提高;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还不够健全,财政监督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攻坚的关键之年。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形势仍然复杂,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甚至有可能减弱,经济运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总体平稳,但已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消费需求增长动力偏弱,出口竞争力下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常态化趋势已经明朗。从我市情况看,发展条件和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发展制约因素明显增加等困难。但也应看到,我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具备在较长时期内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将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个方面,树立信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加速实现我市经济转型升级,为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4年预算安排及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协调性;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发挥财税改革在整体改革中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着力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推进预算公开透明。

(一)公共财政预算

1.全市公共财政预算

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安排935.00亿元,比2013年实际增长10.0%,其中,税收收入766.90亿元,增长13.2%;非税收入168.10亿元,下降2.4%。

全市公共财政支出安排1010.00亿元,比2013年预算增长9.9%。

全市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是:全市公共财政收入935.00亿元,加上中央对我市的税收净返还2.63亿元、中央和省提前告知补助74.90亿元,扣除对口支援上解资金2.53亿元,当年预算的总财力为1010.00亿元,与安排的公共财政支出1010.00亿元相等,做到了收支平衡。

2.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

市本级公共财政收入安排303.20亿元,比2013年实际增长7.0%,其中,税收收入258.55亿元,增长10.3%;非税收入44.65亿元,下降8.7%,主要是考虑非税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弱,且2013年一次性收入较多。

市本级公共财政支出安排338.00亿元,比2013年预算增长12.3%(由于2014年财政部代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额度不确定,2013年支出预算仍为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预算数)。

市本级支出预算中,教育、农业、科技等法定支出增幅均明显高于市本级财政收入增幅;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等支出增幅较高;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保持政府基本建设资金规模。具体情况是:

基本建设资金安排40.00亿元,比上年增加5.00亿元,主要是确保公共投资稳增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12亿元,下降2.0%。主要是根据中央厉行节约有关要求,党政机关一般性支出压减10%。

公共安全支出20.91亿元,增长6.4%。继续安排国家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地方配套资金。

教育支出35.34亿元,可比增长8.0%。一是继续安排城乡义务教育两免资金,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二是继续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和普惠性公办幼儿园运行补助;三是对我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购买校车及学生乘车给予补贴。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3.24亿元,增长15.0%。继续提高城乡低保财政补助标准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

医疗卫生支出21.50亿元,增长8.4%。调整城镇居民医保筹资额度和财政补贴标准,继续推进医疗软实力建设,加快实施市儿童医院改造、市友谊医院急诊综合楼建设等项目。

节能环保支出6.40亿元,增长15.0%。根据营城子和寺儿沟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运营的情况,增加安排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

科学技术支出8.89亿元,增长15.0%。继续加大对产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农林水支出25.51亿元,增长13.3%。支持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建设“美丽乡村”。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65亿元,增长8.0%。继续落实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扶持剧团体制改革、农村电影放映、村文化活动室建设。

预备费安排9.0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2.7%,符合《预算法》的相关规定。

市本级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是:市本级公共财政收入303.20亿元,加上中央对我市的税收净返还2.63亿元、中央和省提前告知补助70.18亿元,扣除市对县区的净补助37.06亿元、对口支援上解资金0.95亿元,当年预算的总财力为338.00亿元,与安排的市本级公共财政支出338.00亿元相等,做到了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根据“以收定支、专款专用、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

1.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638.32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638.32亿元。

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450.30亿元,其中,土地出让金414.30亿元;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10.00亿元;港口建设费1.00亿元;彩票公益金2.60亿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00亿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450.30亿元,其中,土地出让金414.30亿元;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10.00亿元;港口建设费1.00亿元;彩票公益金2.60亿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00亿元。

(三)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照“以收定支、不列赤字”的原则编制。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2.15亿元,其中,按8%比例收缴的国有企业利润0.89亿元;大连市政工程总公司产权转让收入1.26亿元。加上上年结转收入0.25亿元,可安排的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总量为2.40亿元。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2.40亿元,其中,用于困难企业职工补助支出1.41亿元;用于产业升级与发展支出0.48亿元;用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支出0.36亿元(详见《市本级201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及说明)。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根据“统筹兼顾、保障有力、收支平衡、留有余地”的总体要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430.43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79.26亿元;失业保险基金13.83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94.03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13.93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6.17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46.20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08.34亿元;失业保险基金5.81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93.28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11.75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3.81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年结余84.23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70.92亿元;失业保险基金8.02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0.75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2.18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36亿元(详见《大连市2014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及说明)。

(五)确保完成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1.深化财政改革,健全财政运行机制。稳步推进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细化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内容,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研究编制三年财政规划,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下级资金配套。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对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统筹力度。加快建立以地方政府债券为主的举债融资机制,实行债务分类管理和限额控制,有效防控债务风险。构建多层次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扩大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的覆盖面,注重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

2.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促进节约型、服务型政府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执行机关会议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差旅费、接待费、培训费、出国(境)培训费管理办法。压缩机关会议、差旅、车辆购置和运行、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等经费支出,严格控制政府性楼堂馆所建设、财政供养人数及“三公经费”支出。加强资产配置管理,根据存量资产统筹配置新增资产。积极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3.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认真贯彻国家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重点民生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对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和全域城市化建设给予扶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在投入对象、环节和运作机制等方面,推进政策创新,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民间资本投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支持重点区域和中心镇建设。加大科技投入,保障重大科技项目和关键技术研究的顺利实施。继续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统筹运用财政资金,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继续支持公共建筑节能、循环经济与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4.完善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认真落实种粮农民各项补贴政策,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发展,支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推动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支持实施保护性耕作及先进适用、高产优质、安全环保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扩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农业节水设施应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支持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扶持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生态保护机制,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林等补助政策,支持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落实财政综合扶贫投入,支持到户扶贫和整村移民扶贫等重点扶贫攻坚工程。

5.完善投入和保障机制,促进民生改善。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逐步增强民生投入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优化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区分教育的公共性层次,完善对不同教育类型的财政支持政策,重点向农村、贫困等地区倾斜,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支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和中职学校经费保障机制,推动高等教育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建立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可持续筹资机制。加快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落实国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政策,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继续支持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积极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实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各项补贴政策。

各位代表,2014年财政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开拓创新,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努力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预算收支任务,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连篇章做出积极贡献!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