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农业现代化理论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

2012年05月25日14:3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经典农业现代化理论 观点 历史 学术思想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实习生 蒋若静)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报告中对经典农业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观点进行了分析阐述。

经典农业现代化理论

经典农业现代化理论是与经典现代化理论相平行的一种理论。迄今为止,这种理论并没有系统表述。在很大程度上,它只是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学术思想的一个集合。

一般而言,经典农业现代化理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4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完成《改造传统农业》一书(Schultz1964),提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指标等。在7080年代出版了一批农业现代化论著,如《农业现代化指南》(Malone, Shastry, Francis 1970)、《农业现代化和收入分配》(harrison1972)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代化》(Arnon1981)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农业现代化有大量研究和论著。《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科学原理》(何传启,2010)试图提出一种理论框架,集中表述经典农业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观点(表2-10)。

 

2-10  经典农业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方面

基本内容

定义

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它包括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良种化、集约化、标准化、科学化、社会化、专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等

过程

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历史过程,它包括农业的商业化和市场化转型、现代农业技术进步、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和要素优化配置、农业制度创新和完善、农民素质和收入提高等。农业现代化过程的阶段划分有多种方法,例如,传统农业、低资本技术农业和高资本技术农业三个阶段(梅尔,1998);自给农业和市场农业两个阶段,市场农业又分为多样型农业、专业化农业和自动化农业三个阶段(魏茨,1990);半机械化、机械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等。不同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阶段有所不同

结果

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包括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现代农业经济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体系基本形成,完成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商业化和市场化,实现农业基础设施、生产技术和农民素质的现代化等

动力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有不同认识,例如,四要素说:农业市场、农业科技、以农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宣杏云,王春法,1998);技术变革理论:技术变革是内生变量,自然资源禀赋、文化状况、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四个因素共同作用推动农业发展(Hayami, Ruttan1985)等

模式

不同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模式有所不同。人少地多的国家,采用规模化、机械化和劳动节约型,如美国模式等;人多地少的国家,采用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土地节约型,如日本模式等;人均土地有限的国家,采用集约化、机械化和专业化模式,如法国模式等

   资料来源:魏茨,1990;黄祖辉,林坚,张冬平,2003;刘振邦,2006;王学真,高峰,2007;万忠,郑业鲁,2008;蒋和平、辛岭,2009.

(摘自: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何传启专栏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