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扶贫协作“闽宁模式”的成功经验

发布时间: 2015-10-16 15:14:07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方青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扶贫日 精准扶贫 减贫 社会扶贫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10月17日是中国第二个扶贫日、世界第23个消除贫困日。10月16日,中国正式举办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16日下午,在“国际发展议程与精准扶贫高级别会议”上,重点围绕国际发展议程与宏观减贫战略、中国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与国际减贫经验进行交流研讨。本次会议的社会扶贫论坛上,围绕着社会扶贫在新时期扶贫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论坛上,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董玲以“东西扶贫协作‘闽宁模式’的成功经验”为主题作了发言。

以下为发言实录:

作为扶贫开发战线上的一名工作者,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并在此简要汇报福建宁夏开展对口扶贫协作的经验做法——“闽宁模式”,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东西扶贫协作的战略部署,福建、宁夏两省区自1996年起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19年来,在闽宁两省区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对口扶贫协作工作不断创新形式、拓展领域、丰富内容,开创了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建立了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协作机制,树立了东西扶贫协作成功实践的典范,创造了 “闽宁模式”。

经验一:强化扶贫协作顶层设计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以来,两省区坚持高层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落实有力的工作格局。

一是坚持联席会议制度。从1996年开始,两省区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轮流举办一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出席,总结对口协作工作,商定协作帮扶方向、内容和重点。通过坚持联席会议制度,扶贫协作工作始终与两省区的发展大局紧紧相扣,做到“宁夏所需、福建所能”。

二是完善执行机制。两省区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扶贫协作的首要任务,先后建立完善“市县结对帮扶”、“互派挂职干部”、“部门对口协作”等机制,形成了协商、推进的日常机制,明确了路线图,增强了执行力,确保联席会议议定的事情件件能落实,承诺的协作事项件件能兑现。福建宁夏两省区组织、教育、文化、卫生、经贸、旅游、妇联、工商联等几十个部门和群众团体组织,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展了对口协作关系。福建先后选派9批140名优秀领导干部到宁夏挂职,宁夏选派14批229名干部到福建挂职。

三是丰富协作内涵。两省区始终坚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丰富扶贫协作内涵。2014年第18次联席会议上,两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研究提出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发挥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深化合作,拓展“闽宁模式”,做到年年有新举措、年年有新成果。

经验二:创新扶贫协作形式

19年来,两省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协作,闽宁扶贫协作由单一的经济援助,发展为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多领域推进合作。

一是延伸扶贫协作链条。在省区对口协作的基础上,将扶贫协作链条向市县、乡镇和村延伸。福建先后安排30多个经济较发达县(市、区),参与对口帮扶宁夏9个贫困县(区),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重点,共投入无偿援助资金4.99亿元,援建公路352公里,修建高标准梯田22.9万亩,完成危房危窑改造2000多户,打井窖1.5万眼,解决了30万人、10余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2014年,在市县结对帮扶的基础上,确定福建漳州市台商开发区角美镇与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福建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与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实行结对帮扶,开创了扶贫协作中乡(镇)和行政村结对帮扶的先河。

二是开展教育扶贫协作。福建先后在宁夏援建六盘山中学等学校236所,培训教师7251人次,派遣支教教师15批953人次。推动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与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师范学院、银川能源学院之间开展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实验室开放、联合招生和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合作。两省区联手实施“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使一大批经过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进入福建打工。目前,宁夏已在福建建立了5个较大的劳务基地和3个劳务工作站,有4万多名劳动力稳定在福建各地从事劳务活动,每年从闽获得劳务收入超过10亿元。劳务经济被宁夏西海固地区群众称为增加收入的“铁杆庄稼”。

三是拓宽扶贫协作领域。金融服务方面,在两省区党委、政府和两省区金融办、银监局等部门的推动下,兴业银行即将在宁夏设立分支机构。福建企业家还在宁夏设立小额贷款公司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家,首家闽宁村镇银行正在积极筹备中,为宁夏中小企业和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提供服务。社会事业方面,福建先后援建妇幼保健院、医护培训中心、卫生院(所)等卫生项目315个,选派医疗技术人员311人到宁夏帮助工作,为贫困地区医院培训了一大批技术骨干;援建了一批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社会福利项目和微波站、广播电视塔、体育馆、艺术馆、文化广场、科技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体育设施。

经验三:提升产业扶贫协作层次

两省区坚持完善造血机制,不断提升产业协作层次,闽宁扶贫协作从单向的扶贫解困,发展到经济合作、产业对接、互利共赢的新阶段。

一是发挥互补优势。两省区充分发挥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互补优势,推动产业共同发展。福建华林蔬菜公司在宁夏西吉县建立出口型冷凉蔬菜生产基地,解决了8500多名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和福建的沿海区位优势,宁夏企业也紧抓福建打造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桥头堡的机遇,利用福建与中东地区联系紧密的优势,完善企业布局,抢占发展先机。

二是借助对方平台。两省区充分利用对方的对外开放平台,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合作。借助厦门“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论坛和中阿博览会、宁夏枸杞节等平台,组织政企人士互访考察,寻求经济协作结合点,促进两地产业对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截至目前,福建商人在宁夏注册企业家协会8个,会员企业4000多家,总投资近800亿元,年营业额超过200亿元,安置当地劳动力3万多人。

三是共建产业园区。两省区把共建扶贫产业园作为提升产业协作层次的重点,推动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有效对接,带动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转移就业,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形成造血式扶贫协作体系。先后在银川市永宁县建设闽宁产业城,在吴忠市盐池县、固原市西吉县和隆德县建设闽宁产业园,引入了数十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兴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