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永新镇:破除交通瓶颈 力促产业扶贫

发布时间: 2015-09-15 14:46:35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陈正策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綦江永新镇 罗汉村 扶贫攻坚 产业扶贫

人民网重庆9月15日电 罗汉村地处綦江永新镇北部,含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5户1031人。由于受地理条件制约,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收入水平低且无保障。种植业以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结构单一,产量低,效益低;养殖业以庭院式养猪、养鸡模式为主,基本没有形成规模。

近年来,通过大力调整种养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农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由于基础条件差,主导产业投入不足,发展速度慢等因素的制约,全村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农民收入偏低,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71元。

在新一轮扶贫攻坚中,罗汉村被确定为扶贫对象。经过一年多的帮扶,该村发展状况如何?近日,笔者跟随区扶贫办相关工作人员一道,来到罗汉村,感受扶贫攻坚以来的变化。

大山深处通了公路

“罗汉村为什么这么贫困?交通制约是最主要的原因。”对于发展的瓶颈,罗汉村村主任雷明忠这样说道。

到目前为止,罗汉村通往永新镇的道路中都还有6公里公路尚未硬化,特别是在雨天,汽车通行非常不便。此外,村里5个村民小组,其中就有白家坡组、新房子组没通公路,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

对此,在此次整村扶贫规划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尤其是公路建设成为扶贫的重头戏。今年将硬化境内村级公路3公里,新修社级公路7.2公里。

雷明忠介绍说,当前,全长5.2公里的张家屋基至双河坝泥结石公路已基本修建完毕,惠及沿线300余人。下一步,和相邻升坪村的一条断头路接通后,还将辐射升坪村200余人。

“以前赶场都要步行1小时山路到村办公室附近赶汽车,现在路修好了,到村办公室搭乘摩托车只要20分钟不到。”村民刘德宽说,由于交通不方便,以前赶场经常去相邻的罗家老乡场,都不去永新,现在路通了,去镇上也方便了。

产业发展助农增收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产业首当其冲。修公路、建饮水工程、整治渠堰……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改善,让罗汉村产业发展有了底气。

在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多次征求、研究意见后,罗汉村决定发展楠竹产业,规模目前为500亩。

“村上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通过建立基地、引进新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等措施,确保竹林效益,形成了产业特色。”雷明忠说,在今年春节前后,楠竹就已栽种完毕,未来成林后预计每年将增加收入500元/人。

除了楠竹产业,罗汉村还大力扶持山羊、生猪等养殖业发展,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措施。例如,山羊养殖年存栏量达到200只以上,圈舍达到200平方米的养殖户,村里将给予支持建圈舍补助2000元。

位于新房子组的60岁村民雷治明是一名建卡贫困户,今年就新发展了山羊养殖40余只,预计明年春节前将出栏20余只,除去成本,增收万元不成问题。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为充分发挥基层阵地对扶贫攻坚的推动力,今年,便民服务中心的修建也是罗汉村扶贫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过去,村里没有便民服务中心,村办公室只有两间80平方米的房子,一间接待室、一间办公用房,没有卫生室、图书阅览室等配套设施,村民办事极不方便。今年一个由7间房屋构成、面积约为31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拔地而起,还将配备桌椅,完善周边附属设施。

“现在便民服务中心主体已经完工了,预计10月份就能投入使用。”雷明忠介绍说,村便民服务中心今年5月启动建设,修建完工后,卫生室、文化室都将依托便民服务中心配套建设。

在便民服务中心旁边,挖掘机正在施工。雷明忠说,这将是一个篮球场和村民活动广场,未来,村里的乡亲们也会像城镇居民一样,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王嫚 通讯员 陈正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