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三多”进城安家记 如今26岁有车有房

发布时间: 2014-12-26 16:42:30  |  来源: 大河网  |  作者: 王悦生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许三多 故事 辍学 有房

豫东“许三多”进城安家记 如今26岁有车有房

开着自己购买的小轿车上班去

豫东“许三多”进城安家记 如今26岁有车有房

翻看着婚纱照,小两口偶尔的对视中,充满着甜蜜。

嵩山下,黄淮滨,莽莽中原,当代河之南,有文化名片曰《大河报》,倡导、擅长、践行讲真故事,讲好故事,讲正能量故事,凡19余载。尤近年,大河报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一串串好故事,见于一个个好栏目中,如“河南好人”,如“小巷总理”,如“80后,GO!”,如“他生活,我世界”……

万里写入襟怀间。昨天的故事结了果,今天的故事又成行。

希望的田野上,大块头之中国,于和平发展之途,正阔步行进,奔向伟大复兴之中国梦。携手前行中,又有多少精彩故事,待说与众人听——即日起,《大河报》隆重推出“行进中国——中原故事·都市追梦人”大型系列报道。现在,我们就开讲吧——

核心提示|12月13日,早上7点。冬日的郑州,整个城市还未完全苏醒。

孙利民洗漱完毕,轻轻吻了吻新婚的娇妻,穿上工装,开着车,上班而去。

他,出生在豫东乡下,初中时曾因“脑子笨”辍学;他,说话羞涩、个头不高,又干不动田间重活,曾被同村人嘲笑“长大连媳妇儿都娶不着”。带着一股子倔劲儿,他从农村老家外出打工,如今几年过去,他已在郑州买车买房,还娶了个俊俏的媳妇儿。

他,只是数以万计在郑州奋斗、打拼的“外乡”青年人中的一员。

﹃笨鸟﹄辍学

初二辍学,只因觉得自己笨

2003年的那个夏天,扶沟县江村镇,天气燥热。少年利民的心情,像极了当时的天气,烦躁不安。

在床上辗转反侧了几个晚上后,他做了一个至今难忘的决定。

“爸,我不想上学了,脑子笨,学不会。”当时,利民才15岁,在离家不远的一所中学读初二。

这个决定,让家人很吃惊。父母虽都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没啥文化,但听说儿子要辍学,两位老人还是不停地劝:“不上学,你干啥,回来种地?”

其实,利民要辍学是因自尊心受伤了:他读初二时,比他还小两岁的妹妹初中都快毕业了。

干不好农活,那就出去闯一闯

为让儿子体验干农活的不易,父亲孙建国先让他去搬麦袋子。正常情况下,一袋麦子100多斤,但他连70多斤的麦袋子都扛不动;给地里的庄稼浇水,扁担怎么也挑不起来。

“干不了农活,就出去干其他活。”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利民决定到外面闯荡,“就不信还能饿死。”他跟着亲戚来到郑州,生平第一次走出扶沟。

在郑州的仨月里,他在鸵鸟园牵马,供游客拍照,每月只能挣300元钱,“当时压根就没想过,有一天能在郑州买车、买房”。

﹃菜鸟﹄带徒

知识很重要,那就努力努力再努力地学吧

在鸵鸟园待了仨月后,利民才醒悟:“没文化,到哪都被人瞧不起”。

于是,他鼓起勇气跟家人说:“我要去技校学点东西。”

当时,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几亩地,一年的收成,也就几千元钱。

父亲孙建国东拼西凑,还是给儿子备齐了上技校的学费。

利民在技校学的是“铣床”,书上的表格、图形,对初中都没上完的他来说,简直像“天书”,学起来很吃力。为进步快些,他自费买了不少专业书。这一学,就是两年。

2006年,一家超大型企业来技校招人,利民没考上,随后又用功复习了俩月,“每晚躺在床上,脑子里想的都是咋画图纸”。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

一路“傻”下去,学徒变成了技术骨干

进厂后,新招的工人都要被派到山西一个培训基地学习,“培训就是为考验工人的忍耐力”。基地里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早上六点多就要起来跑步,然后是大半天的体能训练,还要加班加点学习模具操作技术,“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

很多同龄人受不了基地的高强度培训,只待了两三天就当了“逃兵”。利民倔,一直坚持到培训结束。

随后,他被分配到深圳总厂,从一个小学徒,慢慢成为技术骨干,工资也从每月2000多元,涨到了6000多元。

为把技术练熟,他还经常义务加班,有时累到连饭都不想吃,几年间几乎没请过假,有同事开玩笑说他是“傻子”,像电视剧中的“许三多”。

慢慢地,厂里很多机器坏了都要他修。最多时,手下学徒多达几十人,其中不少人都比他年纪大,同厂的一些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工资还没他高。

据说,他的“传奇”经历,还是媳妇儿乐意从女友“转正”的动力呢。(记者 王悦生 文 洪波 摄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