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模式”的发展内涵

发布时间: 2014-10-14 15:58:06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扶贫办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毕节模式 扶贫 发展

东经105°36′——106°43′,北纬26°21′——27°46′,这是毕节在地球经纬度上的准确标注,毕节市是典型的岩溶山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东部和南部与本省遵义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接壤,西部和北部与云南省、四川省毗邻。正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境内多山,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400米,最高点赫章韭菜坪2900.6米,为全省最高点,最低海拔457米,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土地破碎。全区总面积26844.5平方公里,高原山地占93.3%,总人口700多万。

24年前,毕节还是一个极贫之地,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巍巍乌蒙山,曾让毕节人吃尽苦头,陷进“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泥潭。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提出:建立毕节地区“人口控制、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准,至此,一场打破恶性循环魔咒的攻坚战在这里拉开序幕。700多万毕节人开始在那片富饶的土地上进行探索。

毕节试验区,其发展就是从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在一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逐步进行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经过20多年的开发与建设,现在,毕节山青了起来,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人富了起来,农民年人均收入增长了近20倍。毕节探索出了经济、生态、人口协调发展的模式,被人们成为“毕节模式”,这一模式成为贫困地区反贫困斗争的典范。并正在发挥着历史赋予的三方面作用:一是,带领毕节民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为边远“三不沿”(即“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贫困地区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三是,试验、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