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女的微笑
少女微笑,记者却哭了。
她经历苦难,忍受剧痛。她有权利痛哭,有权利大声叫疼。但是,她却冲着记者微笑了。
这微笑犹如一道阳光。
我们祈盼、祝福,在明天的汶川,看到越来越多的欢笑。
我们为此努力着。
5月15日下午,在四川绵阳市平武县南坝镇,废墟前的两位小朋友。南坝镇由于道路中断,一度与外界隔绝。经过救援人员的努力以及当地灾民的积极自救,目前灾区群众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新华社记者江毅摄
一位位伤员被抬上了飞机。为了能多装两位伤员,随机的几位官兵都自觉让出了自己的坐位。
"再上一位……"激切的呼喊让正关机门的机械师郭德高停了下来。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小女孩被抬了上来。
她身旁,是一个腿部严重变形、绑着夹板少年,少女的半个身子都压在了他的身上,少年头上顿时渗出了汗,却一声不哼地尽量让出地方——但他伤得太重,完全无法动自己的身体了。我把他半扶起来,为他的腿让出空间,并知道他才16岁。
躺在他身边的少女,才14岁。由于躺得不正,也非常痛苦,却只是咬着牙。当我捏住她的手时,她竟能冲我笑得出来——看着女孩的微笑,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可怕的灾难面前,一个本该撒娇使性子的女孩竟如此坚强。
飞机终于降落在了成都,救护车飞驰而来,我看到女孩脸上依然在微笑——我记住了这个名叫王天怡的14岁女孩,祝愿她早日康复,也祝愿她的家乡早日从灾难中走出来。
四、退伍军人参加抗灾 休假军人就地救援
退伍整十年了,当听到灾区群众有难时,他还是觉得,参加抗灾是他的职责。
就像有人说的,那一身的绿色,穿了就褪不掉了。
一个被救孩子冲着救他的叔叔们敬少先队礼
退伍军人赶赴灾区抗灾
行进途中,记者多次见到一位身穿老式武警军装的战士在帮助过往军民搬运物资。
他告诉记者,他叫余致凯,1998年从武警河北消防总队退伍,现在重庆市工作。
汶川地震发生时,他在德阳的老家房屋倒塌,但没有亲人伤亡。听说映秀受灾严重,自发从重庆赶来救灾。
休假军人就地展开救援
郑恩雄,第二炮兵某部勤务连三级士官,地震发生时,正在汶川老家休假。
地震发生后,他立即找到村委会负责人,请求参加救援工作。
他带领20名民兵,挨家挨户从残垣断壁中搜索受伤的群众,3个小时后,在废墟中找到了11名受伤的妇女儿童。
一位80岁的老太太逢人便说:"那个穿军装的伢子,把我从废墟里扒了出来,他是我的救命恩人。"
郑恩雄在部队学过挖掘机技术,地方抢险缺少挖掘机司机,他又报名参加挖掘机工作。重负荷的劳动,体力严重透支,郑恩雄身体几次出现晕眩。
五、为了让伤者舒服 战士在石头上爬着前进
有记者曾经目睹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大屏幕上的一个镜头:几十双血淋淋的手,抬起沉重的水泥梁……
为了解救受困群众,战士们划破了手、磨破了脚,却都还坚持在抗灾一线。
我们除了感动、感激,还能说什么?
战士匍匐前进
5月14日,北川。
北川县城第一中学通往县城的3公里道路完全损毁,大大小小的山石堆满了山路,石缝中灌满了泥水。
救援官兵每向外抬一名伤员,需要8名战士连走带爬向外走,陡坡处需要20多人才能把伤者从头顶举过。
途中为了让伤者保持水平躺卧,战士们有的只能匍匐前进。
为了保护伤者的眼睛,战士们把自己的作训帽盖在伤者血肉模糊的脸上。
成都指挥学院一名学员背着一位老大娘向前爬行,生怕上坡时老人掉下来,边爬边叮嘱说:“大娘抓紧我,千万别松手!”
途中,成都指挥学院八队的官兵正抬着北川县文化局一名叫刘竟的男青年外送。刘竟双腿骨折,意识还清醒,见记者过来,他流着眼泪哽咽着说:“武警官兵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一辈子都忘了不你们!”
第一支抵达汶川的部队:战士踏着碎石前行
部队是在风雨交加、雨水不断的情况下,强行军抵达汶川的。当时的路况非常差,道路大部分被塌方堵塞,有的危险的路段,战士基本是爬着过去的。
行军途中,战士头上不时有巨石滚落,脚下就是滔滔的江水。能走的路段也只有十来公分宽,非常危险。
战士们很多脚上起了水泡。因为在碎石上前进,又是难度很大的夜间行军,战士们有很多摔伤、划伤,但是他们并没有抱怨、叫苦叫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