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翻开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新篇章,吸引了世界的瞩目。毫无疑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项战略举措,将推动亚欧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将提高亚欧人民的生活质量。关于如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已经有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
《现代化科学》认为,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由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一是内因,就是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二是外因,就是国际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国际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现代化与国际环境的一种相互作用,是现代化过程的国际互动(图1)。本文简要介绍国际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基本原理,以及对丝路经济带建设的政策启示。
图1 国家现代化与国际环境之间的六个互动
国际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涉及多个国家,是一种跨国行动;相关国家通过国际经济合作和交流,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显然,这是经济领域的一种国际互动,属于一种国际现代化行为,可以借鉴国际现代化的历史经验,遵循国际现代化的基本原理。
事实上,自从有了国家,就有国际关系。自从有了现代化,就有现代化过程的国际互动。国际互动发生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各个领域,包括国际合作、国际交流、国际冲突和国际竞争多种形式。在过去300多年里,国际现代化大致有九点经验可供参考。
首先,国际现代化不能一相情愿。国际现代化是一种国际互动,国际互动是国家之间的双向行为,不能一相情愿。利益是国际互动的决定性因素;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国际互动,有可能是持久的和可以信赖的国际互动。
其次,国际现代化不能急于求成。国家的国际地位是可以改变的,但短期和中期改变的概率都比较小。《中国现代化报告》发现,在50年时间里,发达国家降级为发展中国家的概率约为10%,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概率约为5%。
其三,国际现代化不能忽视内因。在国际现代化过程中,很多时候内部因素是发展中国家成败的主要原因。在导致国家成败的内部原因中,地理条件、社会制度、文化观念和人的作用不能低估。
其四,国际现代化是提高国家水平的一种途径,而不是目标。不能把国际现代化作为目标,不能把国际化程度作为考核指标。国际化和全球化必须服务于国家现代化的战略需要和国家利益。国家现代化是根本所在,国际现代化是一种措施。
其五,国际现代化的作用不能过高估计。国家现代化的成败,是国家自身努力与国际环境共同决定的。国际现代化不能决定国家的成败,但可以影响国家的成败,加速国家分化。
其六,国际现代化不能追求完美。在许多时候,国际现代化是一种信息不完全、地位不对称、环境变化快的国际博弈。国际互动没有最佳模式,只有理性选择。
其七,国际贸易和投资模式与国家发展水平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根据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占GDP的比例,可以把国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高贸易和高投资(贸易和投资比例超过80%)。第二类为中贸易和中投资(贸易和投资比例都在60%左右)。第三类为低贸易和低投资(贸易和投资比例一般在40%以下)。
其八,近朱者赤,与发达国家合作有利发展。发展中国家通过与发达国家和高速成长型国家的合作,可以提高国家水平,如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增长等。
其九,要重视教育和科技的作用。美国、德国和日本都是教育先行国家。相对发达的国民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了国民素质。较高的国民素质,是实现现代化的成功追赶的重要条件。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都重视科技的作用。虽然它们的科技体制各有特色,如英国的基础研究体系、美国和德国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和日本的技术创新体系等,但是,科技在保证国家成功和维持世界先进地位方面的作用,则是大同小异。
国际现代化的基本原理
一般而言,国家现代化与国际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来研究。从国家水平的角度研究,可以分析国家水平、国际互动和国际体系水平结构的相互关系;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大致属于这种研究视角。从国家实力的角度研究,可以分析国家实力、国际互动和国际体系实力结构的相互关系;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理论主要采用这种研究视角。两种研究可以互补。全球化理论是对全球化现象的一种理论分析,涉及国家现代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和全球化理论等是国际现代化的相关理论。
中国学者何传启研究员提出了“国际现代化理论”。这种理论建立在国际现代化的300年进程分析和系统的理论归纳的基础之上,是关于18~21世纪的国家现代化与国际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解释,它大致包括国际现代化的定义、过程、结果、动力和模式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以及五个方面的基本特点、规律和模型等。
首先,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国际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与国际环境的一种相互作用,是现代化过程的国际互动。国际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过程,也是一种跨国行为,发生在多个层次和多个领域;涉及三个方面:国家现代化、国际环境(世界现代化)和国际互动。
其次,国际现代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工业时代的国际现代化和知识时代的国际现代化,而且两个阶段的内容和特点是不同的。
联合作用原理:国家现代化的绩效是由国家现代化与国际环境共同决定的;国际互动不决定国家的成败,但影响国家的成败,加速国家的分化。
利益互动原理:利益是国际互动的决定性因素,国家意识、国际观念、国际制度和国际结构是国际互动的影响因素,利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是国际互动的基本原则。
路径选择原理:国家现代化与国际环境的相互作用,与生物种内相互作用比较相似,具有路径可选择性和可变性。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则。现代化过程的国际互动是一个双向过程,一个国家给予另一个国家的作用力,必然受到另一个国家的反作用力。
作用效果不同原则。在国际互动过程中,如果一个国家给予另一个国家的作用力,等于另一个国家的反作用力,两个国家的水平和实力不同,那么,同等大小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于不同国家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国际互动对不同国家有不同作用效果。
目标导向原则。国际互动是一种目的和目标比较明确的行为,受到目标的牵引。但是,国际互动是复杂的,国际变化是迅速的,目标和目的也可以发生改变。
国家利益原则。国家利益和人道主义是国际互动的两个根本原因。在很多时候,国家利益的作用,会更突出一些,甚至有决定性的影响。
有限理性原则。国际环境是高速变化的,国际互动的决策是基于有限信息的选择。国家理性受到不完全信息的制约,只是有限理性;没有最佳选择,也没有最优国际互动。
其三,国际现代化的结果。国际现代化的直接结果有三个。其一,国家现代化的变化,包括国家水平、国际地位和国际观念等的变化。其二,国际环境的变化,包括国际结构、国际制度和国际观念等的变化。其三,国际互动的变化,包括国际互动的过程、特点、性质和规模的变化等。国际现代化的国家目标主要有三个:提升国家水平和国际地位、提高国际互动能力、改善和保持良好的国际环境等。
其四,国际现代化的动力。国际现代化是多种要素的联合作用,包括人性、利益、竞争和科技等。工业时代的国际现代化,权力竞争和生存竞争是国际互动的发动机;知识时代的国际现代化,合作竞争和发展竞争是国际互动的助推器。工业时代的竞争是国家实力的竞争,维护国家生存权,争夺世界性霸权,是国际互动的动力源泉。知识时代的竞争是国家水平的竞争,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是国际互动的动力源泉。
其五,国际现代化的模式。国际现代化具有模式多样性、路径依赖性和起点依赖性,受历史、地理、水平、实力、国际结构、国际制度和国际观念因素等的影响。对于具体国家而言,国际互动采用什么途径和模式,与互动双方、关联者和国际体系有关系。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六个维度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并受到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它是推动中国和中亚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举措,符合国际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基本原理。
习近平主席说: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先做起来,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的大合作。
第一,加强政策沟通。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
第二,加强道路联通。我们愿同各方积极探讨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
第三,加强贸易畅通。各方应该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作出适当安排,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实现互利共赢。
第四,加强货币流通。如果各国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就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加强民心相通。搞好上述领域的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的支持,必须加强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为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可以按三步规划和六个维度进行推进。
首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一种跨国行动,可以按三个阶段来规划。
第一阶段,社会动员阶段。通过各种论坛和讨论会,推动经济带建设的社会共识。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阶段。经济带的相关国家,研究制定行动议程,并付诸实施。
第三阶段,质量提升阶段。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打造互利互惠的利益共同体。
其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从六个维度来规划。从现代化研究角度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种国际现代化行为,就是相关国家通过彼此的国际互动,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要保证这种国际互动的持续和有效,需要多个维度同步推进。
第一个维度:政治互信。加强政治联系和沟通,尊重国家主权,维护地区安全。保证在经济带建设过程中,促进合作和交流,鼓励良性竞争,避免重大冲突。
第二个维度:经济互惠。深化经济合作,包括贸易、投资、金融和基础设施等。保证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投资便利、签证便利等。
第三个维度:文化互动。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开放和扩展国际旅游市场。
第四个维度:教育互联。促进教育合作,国家间每年互派100名留学生,坚持10年。
第五个维度:科技互补。促进科技合作,在感兴趣领域建设一批合作科研机构。
第六个维度:环境互利。促进环境领域的合作,分享环境治理的经验和技术等。(作者:何传启/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