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一届“北京—东京论坛”召开,我是中方主要倡议人之一。当时中日关系正处于低谷,中日双方的有识之士出于改善中日关系的使命感,为营造一个温暖的环境来维持中日关系,积极地筹划组织了“北京—东京论坛”。如今,我欣喜地看到这个论坛已经成功地举办了11届,并且即将迎来第12届。这是大家多年来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过去的11年里,中日各界的有识之士为推动中日关系向前发展,以论坛为平台,立足长远,着眼大局,针对时下两国关系呈现出新变化贡献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智慧和建议,同时也让论坛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吸引了更多新生力量。我衷心希望,“北京—东京论坛”能够成为中日关系中的一个正能量之源。
中日关系面临新形势
2006年以后中日关系出现了回暖迹象,主要表现在政府层面,中日间进行了一系列互访、磋商、会谈。同时期的民间交流也很活跃。但是不幸的是,2012年发生的日本“购岛”事件,使两国关系急转直下。
近一两年来中日关系虽然有了一些改善,但也面临着新问题。去年日本通过了新安保法案。今年参议院选举后,支持修改宪法的议员获得2/3以上的席位,国会很有可能通过宪法修正案。这就意味着战后70年来日本所坚持的专守防卫政策将被彻底改变。不仅日本本国可能会被卷入战争之中,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也都将受到威胁。
面对新形势,“北京—东京论坛”把改善中日两国关系的希望,更加寄托在民意上。但现在两国的国民感情状况并不好,对彼此不满的程度比较高,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彼此不了解对方国家的真实民意。我认为,两国媒体在中日关系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部分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给民意造成了负面、消极的影响。
媒体应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正能量
在面对当前中日错综复杂的关系时,媒体责任履行得好,对两国关系是正面的推动;履行的不好,反而会成为改善关系的阻力。我特别想指出的是,现在的日本媒体对中日关系的报道多是采取消极态度的,甚至出现了不实报道,导致两国间彼此误解。日本媒体不应该以新闻自由为幌子,以吸引读者眼球为目的,罔顾事实地进行报道。这类歪曲的报道以及片面的分析,给中日关系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显而易见。
以“南海仲裁案”为例,日本媒体连篇累牍地对此问题进行追踪报道,导致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印象下滑。但事实上,日本政府作为南海域外国家,深度干涉南海问题的行为是毫无道理的,这些干涉既没有给日本带来任何直接的好处,还引起了中国和其他域内国家的反感。而且,所谓的“南海仲裁案”既缺乏合法性又缺乏公正性,其仲裁结果自然不具法律效力。日本媒体在这种时刻,更应该体现出客观、公正的立场,表现出冷静、理性的态度,而不是去煽动民意刻意制造话题。我希望日本媒体今后能够如实地报道中国的实际情况,负起改善中日关系的责任。
对中国方面来说,要鼓励媒体为两国关系做积极的贡献。希望国内的日语媒体采取更加主动的态度,多报道实际发生在中日之间的故事,来感动两国民众,为推动中日友好奉献力量。
营造中日两国间良好的舆论环境,需要双方一起努力。首先,两国媒体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交流。尤其在官方交流困难的情况下,会更加凸显出媒体交往的重要性。我认为,仅依靠“北京—东京论坛”的媒体分论坛交流是远远不够的。中日媒体可以各自选择相对比较固定的交流对象。并不是观点一致才能成为朋友,即使观点不一致,双方也可以进行坦率的交流,争取寻找到共同的目标,比如在促进中日友好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等。其次,中日记者还应加强互访,直接听取、传递对方国民的心声。
中国人一直认为“远亲不如近邻”,虽然中日作为邻里之间时有摩擦,但我们仍然相信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北京—东京论坛”自创办至今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两国间民众感情,并为此肩负着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论坛的所有参与者不知疲倦地为中日两国增信释疑,加强沟通而努力,哪怕在中日关系处于最低谷的时期也从没有放弃过。我希望在第12届论坛上,大家能进一步追求共识,提出更有效的办法,为推动中日关系发展提供更多的正能量。
(作者:赵启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