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想在春晚看到六小龄童?

发布时间: 2016-01-29 14:55:24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邓海建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春晚 六小龄童 看春晚 1986年 西游记 美猴王 轰炸 吐槽 偶像 难忘今宵

邓海建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随着猴年春晚播出进入倒计时,关于春晚的消息一波接着一波。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26日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录制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联欢晚会时的“美猴王”扮相,“六小龄童节目被毙”的话题顿时引爆网络。网友自发为其打抱不平,千万网友更是呼唤六小龄童上春晚。(1月28日现代快报)

尽管泄密事件令猴年春晚倍感尴尬,但,哪怕节目被掀个底儿朝天,30多年沉淀下来的民俗“春晚”,依然是亿万中国人过大年的“盛大家宴”。看春晚,骂春晚,在鞭炮与感动中温暖守岁,在袅袅炊烟的村庄,在车马安歇的城市,这是同一幅有关“小确幸”的图景。

春晚当然是众口难调的:你要TFBOYS,他要小虎队;你要哆啦A梦,他要花仙子;你要琅琊榜,他要封神榜……怀旧派想见赵忠祥,哈韩族盼都教授。选什么人,演什么戏,哪能尽如人意?从这个意义上说,春晚剧组“落下”六小龄童或者谁谁谁,用不着过度阐述、夸张演绎。每个人的青春年少,都有自己的偶像,春晚刚好是个怀旧的劲爆点,如果人人“梦想成真”,春晚就成了亿万人的“偶像见面会”。别说5个小时,就是50个小时,怕也承载不下所有人的梦想。

不过呢,春晚也有些一脉相承的东西。比如敲钟仪式,比如《难忘今宵》,比如围绕生肖而展开的“民俗演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猴年说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那么,让六小龄童撑起几代人的记忆,也算契合年俗的大主题。更重要的是,这些年的春晚,都在标榜“开门”的意味,在新媒体时代,更屡屡征集民意。在各色媒体上,有关“2016年央视春晚你最想看见谁”的话题热得发烫。还有个因素不能不提:2016年是猴年,也是1986年版《西游记》播出30周年的日子。因此,在央视春晚建组的时候,就有消息称唐僧师徒有望聚首猴年春晚。这也就难怪,春晚官微的一条微博有4万多网友留言,90%都是网友呼唤六小龄童;而央视春晚导演吕逸涛的微博也遭到网友的“轰炸”,他一条微博下一天引来22万留言,大多是吐槽没有邀请六小龄童。有人说得很动情:当零点钟声敲响时,六小龄童蹦出来喊一句“俺老孙来也”,会有多少人激动得泪流满面!更离谱的,是“死忠粉”的溺爱表白:就是猴哥在台上嗑瓜子吃桃子,我也能看到零点。

为什么想在春晚看到六小龄童?想看到的,当然有千万个理由。但最大的理由,无非是对逝去时光的温柔安抚。回不去的童年与少年,追不回的欢乐与青春——在西游记与美猴王的“布景”下,有了追忆的时光坐标。循着那个点,我们的欢笑与泪水,也许并非为某个人的演技而奔涌,只是为人生里的美好时光而惦记。

岁月流转,年华更迭。这些年,年味淡了、年俗散了,只我们对过往的眷恋、对故土的情思,和当年的偶像一起,成了纠结难舍的记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