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养活中国?”

发布时间: 2015-11-24 10:35:48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邱明红  |  责任编辑: 焦梦
关键词: 十三五 粮食生产力 中国城市化 建议 农业机械化水平 粮食安全

邱明红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认为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中国在2030年粮食供应将比1994年减少20%,中国将面临巨大的粮食缺口,到时中国不能养活自己,世界也养活不了中国。由此向中国也向世界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从而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各国政府、学者、媒体等的广泛关注。为了回应各方的关注,并向各方说明中国的粮食状况、阐明中国的粮食政策和回答“中国如何养活自己”的问题,国务院于1996年10月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向世界庄重承诺:中国人民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将使自己的生活质量一年比一年提高。中国不但不会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还将为世界粮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2008年,世界爆发一次大范围的粮食危机,布朗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他的观点并没有改变,谁来养活中国仍然是个问题。布朗认为,虽然中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但中国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粮食供给紧张的问题。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再一次引发各方热议,但从中国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的现实情况来看, 我国2008年以来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这跟中国长期坚持正确的粮食战略,任何时候都坚守“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是分不开的。这次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再次向世人对新形势下“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给予了坚定而有力的回答。

最铿锵有力的回答是,中国始终坚持正确的粮食战略,时刻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任何时候都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确保我国在粮食问题上拥有自主权。为此中国实行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2014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2015年1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省级人民政府的粮食安全责任考核。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对于中国的重要性。2013年5月14-15日,他在天津考察南蔡村镇小麦大田时指出,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2013年7月21日,在湖北武汉考察时说,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少,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7月22日,在湖北鄂州考察时,称赞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负责培育的杂交稻良种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贡献,并指出:粮食安全要靠自己;11月28日,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表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也是紧紧围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最终目的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考察调研,强调中国有13亿人口,要靠我们自己稳住粮食生产,粮食也要打出品牌; 10月12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的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国际社会应对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的能力。 “十三五”规划建议继续指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要继续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从《建议》的具体内容来看,“十三五”规划将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向全世界对“谁来养活中国”进行自信而充满底气的回答。

第一,坚持藏粮于地战略,坚守耕地红线,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藏粮于地”战略,就是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议》提出的这些具体政策措施,一方面保证了土地承包关系及土地相关产权的运行稳定,有利于释放土地生产关系的活力,进一步激发土地生产关系对粮食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具体措施保证了耕地面积的基本稳定和耕地质量的逐步提升,有利于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提升产出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二,坚持藏粮于技战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发展现代种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议》的这些举措,在我国耕地、水等资源约束日益强化的背景下,指出粮食增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努力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应该说是高瞻远瞩,看到了科技在促进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是要真正“给农业和粮食插上科技的翅膀”。

第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建议》的这一着眼点,是要解决新的时代条件下,“谁来种粮”的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农村大量人口进城务工,新一代的年轻人又普遍存在对种地和产粮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在这种情势下,强调培养新型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逢其时而又一针见血,只有保证“有人种田”,才能谈得上“种的好田”。

第四,切实强化重农抓粮的工作机制。“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加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要持续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一个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是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政策的价值在于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不能仅停留在文件上,而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那么紧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辛格曾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人民,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粮食问题对于天下苍生和国之存亡的重要性是再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孙中山就曾指出“吃饭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的”。正是基于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党和国家对于粮食安全有着高度的警觉,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我国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回答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中国人民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将使自己的生活质量一年比一年提高。中国不但不会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还将为世界粮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稿件来源:观点中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