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安全国际合作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4年03月29日12:1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核安全 国际合作 国际原子能机构 世界和平

    2014年3月24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介绍了中国核安全措施和成就,阐述了中国关于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实现核能持久安全和发展。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坚定不移参与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坚定不移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导的核安全国际合作,坚定不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为实现持久核安全继续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中国核安全国际合作现状如何?后福岛时代中国核安全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如何?笔者有如下思考。

  中国核安全国际合作现状

  中国政府在核能发展过程中始终将核与辐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通过广泛开展核与辐射安全领域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保障本国、区域及国际核能与核技术的和平安全利用。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建立了与联合国主要核机构、与非政府核国际组织以及与其他国家政府、企业间在多边、区域及双边层面的国际合作机制,并在这些机制框架下开展包括信息交流、技术援助、国际会议及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作为国际核社会的重要成员,一向积极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核与辐射安全领域发挥的中心作用,重视与IAEA的合作。自1984年正式成为IAEA的成员国以来,中国政府同机构签署了一系列核安全合作协议及国际公约,认真履行协议和公约所规定的各项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IAEA组织或发起的各项活动。

  中国是《核安全公约》和《乏燃料管理安全与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缔约国,每3年召开一次的审议大会是各缔约方履行国际职责,深入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历次审议大会期间,中国密切跟踪IAEA最新要求,认真编写国家报告,积极参与大会讨论,认真回答其他缔约方对中国的提问,彰显负责任核大国形象,扩大了国际影响力。另外,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担任了《核安全公约》第五次审议大会和第二次特别会议主席,全程主持会议,协调各方关切,为大会的顺利召开做出贡献。

  30年来,中国先后加入了《亚太地区核科技研究发展和培训区域合作协定》(IAEA的区域合作计划)、《核科技技术研究、发展和培训区域合作协定》、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等,积极参与亚洲地区核合作论坛、亚洲核安全网络、核安全技术和科学支持机构大会(TSO大会)、科技支持机构论坛(TSOF)、全球核安全网络等国际交流活动,深入开展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密切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联系。

  中国全面研究、借鉴国际最新安全标准,建立并不断完善本国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核与辐射安全法规标准体系;与国际同行开展了广泛的信息交流、技术研讨和合作研究,共享先进安全监管理念、方法、技术和经验;自1994年以来共接受4次国际原子能机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综合评估活动(IRRS),利用国际同行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来发现中国监管机构管理体系的不足,共享先进理念和良好实践,不断改进监管体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利用国际资源培养锻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队伍,有力支持了核能技术与管理能力以及核设施安全业绩的整体提升。

  后福岛时代中国核安全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全球核能发展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社会和公众对核能安全的关注度和敏感度显著增加。在后福岛时代,中国核安全事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国际社会将全面审核、修订核与辐射安全标准,对核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核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和透明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中国核设施在极端外部事件应对、新堆设计验证、严重事故管理、多堆厂址应急等领域仍有很大改进空间;在核与辐射事故响应与紧急救援、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乏燃料与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核设施退役与延寿安全管理等领域还有许多尚待开发的课题;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监管能力相对于中国多种堆型、多国技术以及核电发展规模而言,仍难以满足监管需求。

  随着中国核能发展、技术进步、经验积累和国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需要中国在国际核事务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为实施中国的“走出去”战略,也需要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核事务中。面对国内国外的新形势与新挑战,核与辐射安全国际合作需要适时进行战略调整,实现从“接受援助为主”向“接受援助与对外支持并重”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参与”转变,从“请进来为主”向“请进来、走出去并重”转变。

  总之,福岛核事故后,国际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核安全合作,从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更深的层次上开展反思,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确保人类在享受核能带来的福利的同时,避免放射性泄漏所带来的危害。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