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农问题的根本是社会结构问题 必须减少农民
记者: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社会发展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什么?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陆学艺:60年来社会建设的成绩是很大的,比如教育、科技、卫生、体育,这些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绩,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但是,这些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对经济发展也还不能起到应有的支撑。比如我们的基础教育本来就不强,但是大学教育一直不错,从1999年扩招以后大学生已经不少了,现在50-60%的高中生能考进大学,但是再继续扩招的话教育质量就会往下降。因此下一步应该普及高中,加强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则要提高质量。
医院方面的问题也很突出。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脑子里只有GDP,他认为办工厂、办企业是赚钱的,办医院、办学校是赔钱的、花钱的,所以不愿意在医疗、教育方面花钱。建国60年来,咱们的经济翻了几番,人口也翻了几番,但是医院和医务人员增加得并不多,医疗资源和服务没有跟上。
社会保障更是问题。我们的住房补贴本来应该是拉平和矫正一次分配差距的,但要现在住房补贴是按工资的百分之多少计算,工资越高补贴拿得越多,实际上工资高的人已经有好几套房子了,工资低的人没有房子补贴又少,由此造成了新的差距。
就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来说,肯定是经济发展在前。但是有了钱以后,一定要盖学校、盖医院、办社会保障。生产解决消费,但是消费不畅的话反过来影响生产。咱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罗斯福的问题,生产过剩了,产品卖给谁?以前卖给美国,现在他们不要了,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认为现在不应该把钱继续投在生产方面,而是应该办学校、办医院、修路,让农村的孩子都上学,让人们都能看得起病。
记者:作为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的专家,您觉得三农问题里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陆学艺:三农问题是社会结构问题,不搞城市化不改变社会结构是解决不了的。2007年的GDP中,第一产业创造价值占11.3%,当年的农业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40.8%;同年我们的城市化率是44.9%,55.1%的人去分这11.3%的财富,农民怎么能不穷、怎么能不苦呢?所以三农问题的根本是结构问题,而这个结构就是因为现行的户口体制、就业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引起的。
解决三农问题本质是要解决农民问题,要减少农民问题,让农民到城市里面从事第三产业或者当工人。我们的户籍上农业人口还有70%,实际上在农村的人口还有50%,而一个现代化国家最多留20%的农业人口。
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力量 其划分与收入多少无关
记者:一段时间以来,网友在关注和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在中国年收入多少才称得上中产阶级?您怎么看这个问题?中产阶级对整个社会有什么影响?
陆学艺:中产阶级是一个职业概念,经济学家提出中等收入者这个概念,是不对的。中产不是某一个阶层,是若干个阶层的总和。所谓中产,是指你拥有的收入、声望、文化这三者的综合情况,根据你占有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权力资源多少来划分是否属于中产。前些年出租车司机挣钱比我们知识分子还多,但是,我们拥有文化资源和社会地位,所以我们是中产阶级,出租车司机则不是,所以不能以收入的多少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中产阶级。
政治上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力量,跟执政党是保持一致的,因为中产阶级需要稳定,不希望动乱,更不希望政权垮掉。经济上,中产阶级是市场经济的组织者,同时也是稳定的消费者,现在买汽车、买房子就是中产阶级。从文化上来说,中产阶级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消费者。所以说一个社会中产多了这个社会也就稳定了,或者说这个现代化也就实现了。目前,中产阶级在我国占22-23%,我认为中产阶级占到45%以上这个社会才叫现代社会。 (记者 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