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背后存在哪些隐忧?
胡一萍、周绍爽这些大学生村官在北京郊区农村干得风风火火,今年北京市计划再招募三千大学生村官,全市大学生村官总数将达八千六百名,实现“村村有大学生”。有人把这些大学生村官比作新时代的知识青年,不过,然而,等待这些新知青的,也绝非坦途。
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大学生报考村官的选聘考试,记者发现这次考试报名人数共计218名,而实到考试人数仅有161名,这就说明,从报名到考试这段时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另有选择或者放弃了考试,其中除20几名高职学历的考生是北京生源的以外,其余考生全部是京外生源。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大比例的京外生源的学生来报考北京村官?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从2006年起,北京选聘的村官按照聘用制,在村里任期3年,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和党支部书记助理职务,3年期满后,报考研究生的加10分,同时在任职2年时,为外地生源的村官解决北京市户口,而目前北京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岗位时,最重要的一个条件的就是必须具有京籍户口,所以解决户口,成了外地生源报考北京村官最重要的目标。
在能解决北京户口的同时,任职三年的待遇也不错,尽管不如大型国企和外企,但是相对于基层村委会其他人员,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在村里是排第一的,第一年基础工资2000元,第二年2500元,第三年3000元,所以在能解决户口和相对不错的待遇下,少数学生把当村官当成了跳板,宁愿到农村混上三年,然后再次进行择业,而这一问题已经在部分基层农村显现出来。
记者:“混三年实际上就是为了得到一些优惠待遇?”
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组织部部长:“对,他有的你比如说外地生源,他可能就是想,我表现不错一点,没有大毛病,我最后就把户口转来,然后我自己再找工作,我先把户口先进北京,有这个想法。”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北京首批大学生村官任期已近两年,按照当初的承诺,再过3个月,人事部门将为第一批外地生源的北京村官解决户口问题,对此,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层负责人表示,因为对中途辞职的村官没有任何约束,所以拿到北京户口后,将很有可能会出现大学生村官辞职、另谋高就的情况。
大学生村官背后的这些隐忧,为我们揭开了一对矛盾:我国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总数大约为500万人左右,加上待就业的往年毕业生,每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近600万人。然而,大学生就业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城市,这样一来,一方面城市里的就业已经趋于饱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急需大学生人才的农村又嗷嗷待哺,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不是解决这对矛盾的最佳选择?来听听专家的观点。
蔡永飞,毕业于中央党校,博士,长期关注“三农”问题,多次深入农村调查大学生村官现象,发表多篇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他认为,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大学生下基层,担任村官的政策,既有利于缓解越来越紧张的就业压力,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基层乡村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的问题,这一政策所产生的双重效益十分深远。
中央党校博士蔡永飞:“满足农村、新农村建设需要,满足培养后备干部的需要,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可以说一举多得。”
与此同时,蔡永飞也认为,这一政策中的某些细节值得商榷,例如包括解决户口和报考研究生加分等政策方面给出的优惠,并不利于大学生村官的发展。
蔡永飞:“首先你考公务员也好,考研究生也好,这是引导他离开的一个政策措施,我们的初衷是要让他留下来,然后这个引导他正好是让他离开。”
除此之外,蔡永飞说,经过几次调研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学生村官进村之后,都经历了热情、迷茫等心理变化,地方政府与大学生村官的平台搭建后,如何发挥学生们的作用成了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
蔡永飞:“没事做那在办公室呆着怎么办,那你扫地、擦桌子,打电话做个记录,这样有很多大学生到这个地方来,因为无所事事,他才寂寞、他才难受,没有事情可做。”
蔡永飞表示,事实上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反应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农村赶时髦,别人要大学生村官,我也要,要来之后又不知道安排他们做什么;二是我们的大学生村官大多数都是刚刚走向社会的学生,应该学会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蔡永飞结合自己的调研,给出了一个建议。
蔡永飞:“我个人特别欣赏河南省的做法,就是给他们创业发展,给他们做示、做成事、这样一个一个空间、一个舞台,让他们去真正把自己的这种智慧、力量、能力、跟这个农村发展结合起来。”
半小时观察:让大学生村官成为农村的一员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来到了农村,他们不但成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带头人,还为自己开辟出了一个个人发展的新空间。他们为农村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和新技术,而农村开阔了他们的思路、视野,也成就了他们的事业和梦想。同样的空间和舞台,当它出现了不同的表演者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让大学生去带领农村致富,让农村改变大学生的视野和观念。“大学生村官”是一种新现象,更是一种新思潮;它不仅代表着中央的号召,更代表着时代的潮流。但是“大学生村官”面临着太多的考验,首先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之间面临着冲突,需要他们理性地对待;更重要的是,必须使“大学生村官”意识到,他们不是来支援农村建设的,而是深入农村、成为这里的一员,与当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理念,他们在农村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也更有效率。
套用毛主席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对于大学生来说,新农村建设就是他们的广阔天地;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来说,也需要为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大有作为创造理想、和谐的工作环境。如果这两方面能够得到良性互动,不但能推动新农村的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一条新的出路,也可以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种新思路。(主编:周人杰;记者:王亚丹;摄像:陈艳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