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有色眼镜来看“80后”
曾几何时,“80后”被作为一个被妖魔化的群体出现在各大媒体。只要提到“60后”、“70后”,大家的眼前就浮现出勤恳善良、老实本分的形象,而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似乎从那篇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文章开始,就成了“温室花朵”的代言人。
我也是一名标准的“80后”。
有人说“80后”不求上进。我看到的是一个个勤奋的身影,大学有几位同窗,家境贫寒,靠助学贷款上学,但不卑不亢,用功学习,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不惜牺牲深造机会早早就业。这种精神激励了许多人,都在自习室埋头苦读,在学业面前,大家完全平等。就业后,大家工作岗位各有不同,但多数同学不怨天尤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并靠自己打拼出一片天地,这就是我周围的一部分“80后”奋斗史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80后”开放。可是我的不少好友虽然称得上早恋(高中或大学谈的恋爱),但双方感情稳固多年如一,有的还早早步入了婚姻殿堂,双方静下心来继续为事业打拼。虽说也有一些磕磕绊绊,但绝不像一些报道中讲的那么脆弱,动不动就离婚。
也有人说和平年代、优裕环境下成长的我们不识困苦滋味。可是他们也忽略了我们沉甸甸的精神压力,我们穿着名牌,吃着洋快餐,但面临的是生存的压力:工作、房子、父母以及未来的孩子,无不激励着我们奋力打拼。奋斗的路途荆棘丛生,我们相信我们这一代人可以承担起民族复兴、祖国昌盛的伟大使命。每个年代都有这个年代的特征,也会铸下这个年代人的烙印,我们在吃苦耐劳、踏实勤奋方面可能逊色于父辈们,但开拓创新、坚强自信等方面的品质丝毫不输给他们。我们的上一代人或上两代人表现出的对我们的认同和肯定令我们欣喜,也只有前辈的鼓励、支持与宽容,才能激发我们更多的热情,去开创更美好的未来!(中国人民大学 李 培)
我们其实很简单
喜欢周杰伦吐字不清的音乐,喜欢哼着“在我地盘这,你就得听我的”,喜欢在虚拟的网络上漫游,喜欢一切新鲜刺激的元素,喜欢与众不同、自由表达,喜欢“无厘头”的思维方式:只要喜欢,都会奋不顾身的去争取、去维护,这就是我这个“80后”的“生活态度”。在最近抵制“藏独”、弘扬“奥运”精神等等的爱国行动中无处不活跃着“80后”的身影,喜欢批评我们这一代的人无需讶异,那只是源于我们深切地热爱着我们的祖国。
不管你们说我们是小皇帝,没有自立的能力,以自我为中心,是“啃老族”也好,我们根本不介意,也无需担心我们脆弱,在市场经济中,在东西方的思想碰撞下成长起来的我们早有准备去接受更大的挑战,随时准备去奋斗。我们并不叛逆,我们只是拥有青春的激情,我们只是希冀着真正的自由,去我们想去的地方,做我们想做的工作,拥有我们想要的朋友。
(扬州大学 王 磊)
父辈看“80后”:
作为“80后”的父辈,我们深感欣慰
面对当前复杂形势,“80后”一代所表达的强烈爱国热忱,使大家尤为关注。无论身居何处,他们都能热切融入爱国洪流,不辞劳苦,利用多种方式,抵制反对那些反华势力,有礼有节地给予藏独分子以有力回击。每当从电视上看到海外留学生及华人华侨挥舞国旗,齐声呐喊,众志成城保护圣火的场景时,我们就深感同受,热泪盈眶,激动不已,我们为“80后”的表现欢呼,为“80后”的爱国行为喝彩。
作为“80后”的父辈们,我们深感欣慰,特殊的成长环境,让人们担心“80后”一代人在自理能力及吃苦精神方面的缺失,而在自我完善的同时,他们积极向上,阳光开朗,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这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80后”,一个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和祖国母亲同呼吸共命运,“80后”是让世界瞩目中国,让中国震撼世界的一代,必将续写中华民族不朽的爱国篇章。(志 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