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中国科学院院刊
我国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区布局和近期区域指引1 / 1
“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发展格局、“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生产格局和“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同。
2024-06-04 09:42
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开发强度高、资源环境负荷重,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集聚区;新时期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链跨区域布局,强化引领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2024-06-04 09:44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加速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促进“双链”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应对全球产业格局演化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2024-06-04 09:46
“十五五”期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将超过70%,人口向城镇集聚速度相较于前序“五年计划”期间将出现明显下降,并从此进入长时期高位城镇化水平阶段。
2024-06-04 09:49
“十五五”时期我国农业地区战略布局将由“8+3+6”结构组成:“8”是指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环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华南地区及新疆8个农产品主产区;“3”是指河西走廊、河湟谷地和西藏“两江四河”地区3个农产品次级产区;“6”是指6个农产品优势产区,包含内蒙古、新疆和青藏高原3个畜产品优势产区,黄渤海、东海和南海3个水产品优势产区。
2024-06-04 10:18
优化调整落实“三区四带”内陆域49个、海域11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范围,明确功能定位、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下限,确保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面积占比保持在73.84%以上。
2024-06-04 10:21
增速较高的行业涉及海洋电力业、海洋矿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等行业,其中最为突出的为海洋电力业。
2024-06-04 10:23
我国经济联系总体呈现依托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东西向联系为主的特征。依据省份间投入产出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增长极之间存在大规模的投入-产出联系,而后方腹地城市基本按流域与三大增长极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
2024-06-04 10:28
强化主体功能区政策制度顶层设计,形成治理合力;完善农产品主产区政策,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产品生产能力和引领乡村振兴;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维护生态安全、提升生态功能和践行“两山”转化;健全城市化地区政策,集聚人口产业、集约绿色发展转型和提升城市品质与韧性。
2024-06-04 10:32
部分发达经济体为谋取竞争优势、抢占绿色产业和技术制高点,在技术创新、产品贸易、标准等领域高树保护壁垒,气候合作中所伴随的多领域、多方面的气候竞争也需要逐步引起各方的关注与重视。
2024-06-04 11:05
依据激励力度和约束力度强弱组合的变化,从低碳战略目标、政策主题和政策主题波动的动态演化出发,厘清我国低碳治理模式的“过去式”“现在式”和“未来式”。
2024-06-04 11:08
在人才待遇和晋升方面,国外大设施的科学家和其他专业人才的薪资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国外设施会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职业发展特点来设置岗位级差,为各类人才提供较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
2024-06-04 11:21
当前,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12位,19个城市(地区)进入全球百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名单,创新环境和创新生态是其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2024-06-04 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