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访谈”是中国发展门户网推出的一系列有特色、有深度、定位清晰的原创专题,通过采访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等,以视频、图片、文字多种形式,集合各界智慧为中国的发展建言献策、分享发展经验,服务国际合作,努力为消除贫困、保护环境、促进发展做出贡献。

嘉宾介绍

发展建言

发展寄语

古特雷斯:
我们不应忘记,过去十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盖图:
学习中国经验将使整个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获益。
马文森:
我们需要分享中国的成功,同时需要了解取得这些成功的重要因素,比如精准扶贫的战略,以及创新的思路和做法。
欧敏行:
中国带领将近8亿人摆脱贫困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实现的。
郝福满:
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脱贫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
维多利亚·克瓦:
自1990年以来,全球近11亿人摆脱了极端贫困。中国等国家朝着消除极端贫困迈出了巨大步伐。
费萨尔·穆罕默德:
中国不仅幅员广阔,而且人口众多,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么多人的生计令世界瞩目。
穆塞比斯•斯科瓦特沙:
在实现自我脱贫的同时,中国还向非洲地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让发展中国家受益匪浅。
阿席斯•库马尔•胡拉斯:
中国为全球减贫树立了典范,中国减贫方案在“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引人关注。
黎萨•马萨:
中国减贫成效卓著,其经验值得许多仍在与贫困做斗争的国家学习,精准扶贫政策必将助力中国在2020年前消灭绝对贫困。
季莲:
中国擅长通过像宋庆龄基金会这样的组织帮助贫困儿童,这几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访谈实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有利地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步入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那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于乡村振兴具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要推进服务业强国建设?近日,《发展访谈》节目专访了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姜长云。

 

图为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姜长云。

记者:“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自由贸易区建设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何意义?

姜长云:陕西正在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自由贸易区建设,同时陕西属于西部地区,推进乡村振兴也是重要的战略,陕西的乡村振兴如果取得成果的话,我想对西部地区,尤其是对西北地区的乡村振兴有非常重要的示范和启示意义。我们结合“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自由贸易区建设,可以带动整个陕西经济社会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体制机制改革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一方面,通过“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自由贸易区建设,优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环境,由此,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改革也会宽松;另一方面,结合“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乡村振兴引进资金、人才、资源要素,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所以我觉得“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自由贸易区建设在乡村振兴中会发挥着拉动作用和平台作用。

记者:您曾提到建设服务业强国是大势所趋,为什么这样说?

姜长云:建设现代化强国首先是产业强国,产业强国是工业、农业、服务业一起(发展)。现在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6%,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正从以工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推进服务业强国建设是发展的当务之急。

推进服务业的强国建设和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对农业、工业或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进产业融合,实际上是用现代服务业理念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过程。农业价值链包括工业、农业、服务的环节,价值链中增值的主要源泉已经呈现出从生产环节向加工环节转移、从加工环节向服务环节转移的趋势。推进服务业强国建设对推进农业强国建设至关重要。

服务业强国和制造强国是相辅相成,互动发展的,推动服务业强国可以对制造强国的竞争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如今有许多产品附加值比较低,说明产品的创新不够,没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因而,把一些无效供给变成有效供给,产品的创新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注意发挥服务业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一方面我们许多产品卖不出去,或者附加值很低,但另外一方面,许多国人到国外买了大量产品,这与产业结构或产品供给体系没有顺应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有很大的关系。服务业强国建设不仅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对整个经济的发展,甚至对整个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监制/终审:郑文华;编审:王振红,王虔;策划:王东海;主持人:张玲瑄;编辑:殷晓霞,刘梦雅;摄像:王东海;后期:刘梦雅)


结束

姜长云表示,建设现代化强国首先是产业强国,产业强国是工业、农业、服务业一起发展。现在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6%,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正从以工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推进服务业强国建设是发展的当务之急。

 

策划:王东海 刘芳奇 刘梦雅
联系方式(010)88828438
邮箱:wangdh@china.org.cn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