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进展评述

发布时间:2021-04-22 11:00:54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米湘成、冯 刚、 张 健、 胡义波、朱 丽、马克平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 物种编目,起源,演化,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因素威胁,生态安全

对未来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展望

尽管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在生物多样性科学的概念和理论方面突破性的研究仍较少。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国内生物多样性学者参考。

(1)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优先领域。包括:①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数据依旧缺乏,仍有很多问题有待探讨;②关注人类活动对我国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③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④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2)生物多样性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的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其具体措施包括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禁止野生动物的贸易与消费等。生态保护红线旨在通过划定占我国面积 1/4 的区域来保护大部分物种及其生境 。基于 10 个国家公园的试点探索,我国提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为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国家公园的设计与管理提供了科学基础。然而,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政府决策者和实际利益攸关方等多方之间的相互交流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新技术与新方法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基因组学与遥感等技术的革新可以进一步推动生物多样性科学的发展。我国学者在国际新一轮基因组学研究浪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中国科学院主导的“万种鸟类基因组计划”“万种鱼类基因组计划”为更好地理解基因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演化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先进的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连续地监测大尺度生态系统的变化。虽然我国学者已经开始掌握了这些新技术与新方法,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依然较为缺乏。

(4)进一步加强与扩大国际合作。生物多样性问题需要通过全球合作才能解决。过去几十年,我国学者已经从国际合作中受益颇多。然而,我们还需要更好地维持和加强已有的国际合作项目(如亚洲植物多样性数字化、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等)。“一带一路”倡议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国际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与此同时,我国的多个国际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都位于与其他国家交界的地区,因此跨区域合作与研究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 。我国学者也应该在生物多样性国际组织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为完成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米湘成,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冯刚,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张健,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胡义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朱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马克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  1  2  3  4  5  6  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