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主要成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1-04-22 16:29:59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魏辅文、平晓鸽、胡义波、聂永刚、曾 岩、黄广平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态文明,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地体系,协同增效,海洋保护

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仍然面临挑战;其中多数问题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亟待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人工造林造成物种单一和水分利用问题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曾片面追求单一数量指标,忽略了系统组成和生态功能,造成保护目标的偏移。例如,“三北”防护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早期片面追求数量增长,而忽略树种选择和水分供应等,种植了大量纯林。而在干旱或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域大规模人工造林,可能会对其生态系统和水资源造成威胁。黄土高原的造林强度已经接近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极限。人工纯林短期内可能会迅速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引发碳储量下降、土地生产力下降、病虫害增加等生态危机。此外,单一纯林可能会对动物多样性和森林生物多样性造成危害。多物种混交林在造林效果上也被证实比纯林更好,能够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双重功效。

不同类群保护投入差异大,对水生物种尤其是海洋物种关注不够

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的实施,使得部分林地生物,特别是特有物种和狭域分布物种的数量得以恢复。但部分物种如大型食肉动物的分布区萎缩,种群数量没有得到有效维持。不同类群物种受保护比例和保护投入差异显著:哺乳动物栖息地受保护比例相对较高,而两栖和爬行动物栖息地的受保护比例较低 ;对水生物种,特别是海洋物种的保护投入更加有限,许多物种仍面临灭绝的风险。例如,长江超过 30% 的鱼类面临灭绝的威胁。海洋保护地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加强。虽然我国早在 2010 年就提出建立跨国保护区的优先行动,并在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边境,以及西南边境开展了跨境合作,但跨境保护网络建设同样亟待加强。另外,还存在隐存种的相关研究不够,现有保护措施未能充分考虑隐存种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等问题。

资金机制单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不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和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社会责任逐渐增强,保护基金会数量和资金量快速增加。2015 年,我国加入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起的“企业与生物多样性全球伙伴关系”(GPBB)倡议:企业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联合科研机构和筹集生态保护资金等方式,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通过参与“蚂蚁森林”和自然观察,建立保护小区和社区共管等方式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但总体而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由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资金来源相对单一,缺少企业和社团的广泛参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保护的结合有待加强。

保护地体系缺乏顶层设计,存在交叉重叠和保护空缺

尽管我国保护地数量和面积逐年增加,保护地面积提前完成了“爱知目标”;但是,我国早期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地建设以抢救性保护为背景,重数量轻质量,部分保护地本底资源不清,范围划定不够科学合理,交叉重叠和保护空缺同时存在,保护地体系仍存在缺乏总体发展战略与规划、破碎化和孤岛化、不同类型保护地空间重叠、土地权属法定确权不清晰,以及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保护地网络连通性差等问题。此外,保护地体系过于追求面积指标,而忽视了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过程连续性。现有自然保护区网络对哺乳动物和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关键区域覆盖比例小于 20%;而对两栖和爬行动物的栖息地,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键区域覆盖比例则更低。

监测数据共享和整合分析不够

随着保护投入的增加和监测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多个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监测网络或平台,包括 10 多个区域或全国范围内的红外相机监测网络或监测平台,积累了大量的监测数据。但由于建设与参与单位广泛,各监测网络的元数据格式、管理和运行机制各具特点,使得数据共享存在极大的困难。此外,生物多样性监测缺乏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大数据平台,存在交叉重复和空缺,同时缺乏大尺度生物多样性信息的融合、集成和深度分析。

<  1  2  3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