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两弹一星”和工程科技的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9-12-24 11:55:12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杜祥琬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两弹一星”,工程科技,科学精神,科技强国,“863”计划

可贵的精神是成就伟大事业的灵魂

从事核武器事业的几代人在创建历史伟业的同时,铸造了堪称“民族脊梁”的价值观,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元勋们,深知中华民族曾历尽磨难、饱受屈辱,深知这个事业是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之所在,当组织上调他们参加核武器研制工作时,他们的回答就是:“我愿以身许国!”他们的行动也正是这样。国家还指派了很多优秀的将领、干部组织和管理这一宏大工程。更有一大批无名英雄,包括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大家的共同心愿是——把个人的一切都献给这一崇高的事业。“没有那千千万万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兢兢业业忘我劳动的人,就没有我们的事业!”正是这种对国家和民族的爱,正是这种深沉的家国情怀,支撑着大家战胜了物质条件的匮乏、工作生活的艰苦,克服了“文革”的干扰破坏,在青海草原、戈壁沙漠和四川山沟创造出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用汗水、热血和青春年华谱写出我国尖端工程技术发展的光辉篇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创造中国特色的核武器发展道路

当年,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中国为国际核军备控制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仍然不得不努力实现核武器的现代化并保持其有效性:① 通过精密物理和精密技术研究,把核武器做精、达到更高水平;② 通过基于科学的库存管理,进一步提高核武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生存能力等;③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美国建立国家导弹防御体系(NMD)的条件下,保持核威慑的有效性。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核与非核高技术相结合的新课题。这是当年解决有无“两弹一星”时所没有遇到的问题——既涉及科学问题,又涉及技术与工程问题。这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实现“科技强国”这一新的国家目标不可或缺的内涵。

<  1  2  3  4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