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灾减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防灾减灾面临的问题
青藏高原系统性灾害基础数据薄弱。高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监测站点不足,专业技术力量缺乏。且受特殊地理、气候条件的限制,目前的监测技术和设备难以满足防灾减灾基础数据收集的需求。例如,西藏自治区全区仅 28 个县开展了 1 : 50 000 地质灾害详查,2 000 多个面积大于 0.05 km2的冰湖危险性尚未全部查清,灾害基础调查存在较大缺口;观测站网密度非常低,全区仅有雨量站 623 处,平均单站控制面积 1 926 km2,远大于单站 60 km2的全国标准;水文站 112 处,平均单站控制面积 10 714 km2,大于单站 1 333 km2的全国标准。上述短板导致基础资料数量不足、精度有限,迄今没有全区尺度上系统、全面的自然灾害基础数据集,这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灾害的理论研究和防治技术发展。
对灾害影响的物理机制和过程认识不明。青藏高原范围广阔,灾害类型多样,孕灾环境复杂,冻融作用和干湿环境叠加,地震活动频繁,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多种致灾因子交织,成因非常复杂。复杂的成因加上薄弱的基础数据,使得对灾害形成发育的过程和机理认识受到局限,缺乏数据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细化过程研究。因此,目前对气候变化和地震活动等内、外动力多因素耦合驱动下的泥石流、山洪、冰湖溃决与滑坡等灾害的物理机制和过程认识不明,尚不能定量描述其物理过程,特别是灾害孕育和演化过程,因此难以有效预测灾害。
气候变化条件下未来灾害趋势和风险难以把控。灾害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受控于多种因素,受上述 2 个短板因素的影响,分析气候变化对灾害的影响,定量描述气候变化的影响,建立气候变化影响灾害预测模型目前还是科学难点。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灾害的孕育和演化规律,定量分析气候变化的灾害效应,消除复杂因素作用下灾害风险预测的不确定性,是亚洲水塔区灾害研究的前沿课题。
减灾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防灾减灾工作和科学研究中存在的短板,提出 3 点建议。
开展青藏高原综合灾害科学考察,建立全面系统的灾害基础数据库。高寒地区自然灾害研究水平较低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在于基础数据有限。因此,应结合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尽快对全区进行全面、系统的灾害考察,利用遥感、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干涉雷达、激光雷达等先进探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获取第一手灾害数据,建立集灾害类型、成因、性质和环境因素(水文、生态、气候、地质、地形、社会经济)等于一体的基础资料数据库,为灾害机理研究和防治技术研发提供基础资料。
加强灾害机理研究,提高灾害预防、控制技术。重点开展高寒地区超大规模灾害的发育规律、形成过程机理、运动和成灾机制的研究,厘清成灾因素和灾害发育的区域规律,解析灾害动力学过程和灾变机理,揭示多种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巨灾演化机制。尤其要重点研究极端气候变化对灾害发育的影响,预测未来山地灾害可能呈现出的趋势和特点,提高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开发适宜高寒区特点的监测预警和防治关键技术,提高灾害观测、监测和治理技术水平。进而,形成高原灾害风险防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提高高原防灾、抗灾、救灾的科技支撑能力。
促成多国协调的灾害防控信息共享和减灾协同机制。青藏高原跨境灾害的影响往往波及多个国家,而各国具有不同的灾害管理、处置方式,国家之间灾害信息共享机制和渠道也尚需完善,相关问题往往造成灾害防控资源浪费和减灾效率的折扣。为了有效防控跨境重大自然灾害以及需要建立多国跨境减灾协同机制,这包括灾害基础数据共享机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共建机制、重大灾害协商决策机制、重大救援行动协调机制、救灾资源协同调配机制,以及减灾政策对接机制、科学研究合作机制等。通过国际合作和减灾协助,提升周边国家地区的自然灾害应对能力,为“亚洲水塔”的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作者:崔 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中心;郭晓军,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中心;姜天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张国涛,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靳文,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