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水塔”变化的灾害效应与减灾对策

发布时间:2019-12-09 11:25:1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崔鹏 郭晓军 姜天海 张国涛 靳文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亚洲水塔,自然灾害,灾害特征,灾害风险,气候变化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被誉为“亚洲水塔”,是除极地冰盖以外全球第二大冰川聚集地,也被称为世界的“第三极”;其孕育了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恒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印度河和伊洛瓦底江等多条亚洲重要河流,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水资源最重要的发源地。同时,青藏高原也是全世界海拔落差最大、构造隆升与地震活动最强烈、地貌类型最复杂的地区,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量大面广、活动频繁。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过去百年全球气温显著上升,并在近年来呈现出明显加快的趋势,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和冰雪消融加剧,冰湖面积扩大。近 50 年资料显示,该区降水量也明显增加,极端降水事件增多,气候变化势必导致亚洲水资源的变化 ;同时,也会使得山地灾害频发,加大灾害风险。

青藏高原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灾害主要有洪水、泥石流、滑坡、冰崩、雪崩、冰湖溃决和冻土灾害等。目前,对这些灾害在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的孕灾机制和成灾机理认知有待深入,对灾害的风险预估和防控也缺乏针对性的技术手段。我国在该地区已启动或拟启动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和民生工程项目,如川藏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梯级水电站等,这些重大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均受到区域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开展青藏高原灾害综合考察,探索形成和成灾机理研究,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可能面临的灾害风险,提高灾害预警和防控能力有助于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民生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战略意义。

1  2  3  4  5  6  7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