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水塔”变化的灾害效应与减灾对策

发布时间:2019-12-09 11:25:1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崔鹏 郭晓军 姜天海 张国涛 靳文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亚洲水塔,自然灾害,灾害特征,灾害风险,气候变化

灾害活动特征:大规模灾害增加,灾害链特征明显

青藏高原地区自北向南包括祁连—柴达木、昆仑、巴颜喀拉、冈底斯、喜马拉雅、羌塘—昌都等多个构造带,包括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阿尔泰山、祁连山、横断山等众多山脉。除局部地区主要的山地灾害特征有所不同外,总体空间特征具有高强度与高频性、突发性、季节性、群发性、周期性等特征。气候变化使得孕灾条件的上述变化,增加了该区域大规模灾害发生频次,也使得灾害的链生性更为明显。不同灾种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激发和转换,形成灾害链,导致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双重延拓,进而增大灾害威胁。例如,2000年4月9日,易贡滑坡先堵断主河易贡藏布形成堰塞湖,淹没上游村庄。2 个月后,堰塞体溃决,不仅使易贡藏布下游几十公里的道路被冲毁,更使印度境内 30 人死亡,100 多人失踪,5 万余人无家可归。易贡滑坡的形成就和春季积雪消融密切相关。

不同海拔区灾害的诱发因素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各异

受高原气候和地形条件的控制,在不同海拔区灾害的诱发因素和灾种呈现明显差异,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不同。

海拔 3 500 m 以下地区。发育以暴雨诱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主要集中于横断山区、喜马拉雅中东段、昆仑山西段等。这些区域季风气候活跃,水汽交换剧烈,降雨充沛且集中在雨季;地形陡峭,高差大,位能条件好;构造活跃,地震频发,固体松散物质丰富;人类活动影响也较大,交通干线等人类设施相对最为密集,灾害也呈现沿交通干线密集分布的特征。降雨是灾害发生的主要激发因素,未来极端暴雨的增多将对这些区域的灾害造成显著影响。

海拔 3 500—4 000 m 地区。主要发育有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冰川泥石流、山洪和滑坡等灾害。主要集中于横断山地区、西藏东南部喜马拉雅中东段、念青唐古拉山中东段等。该区域受印度季风控制,海洋性冰川发育,是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该区域将受温度升高和极端暴雨的共同影响。夏季持续的高温致使冰川和积雪处于强烈的消融状态,大量的冰雪融水从山坡及冰川上汇流到冰川谷地的冰碛物等松散堆积体中,在重力作用下沿沟谷下泄,形成冰川泥石流等灾害。该区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为降雨和温度,特别是高温和高强度降雨的耦合,是大规模灾害和灾害链形成的重要因素。未来气候变化导致的升温和极端降雨均是该区域灾害危险性增大的重要因素。

海拔 4 000 m 以上的高寒地区。该区域冰湖发育密布,冰川跃动、冰崩、冰湖溃决等为主要灾害类型。主要集中在海洋性冰川地区的喜马拉雅山东段、念青唐古拉山中东段,唐古拉山东段,以及亚大陆性冰川地区的喜马拉雅山中段、喀喇昆仑山等区域。这些区域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如 2000 年以来,冰湖溃决灾害发生频率较以往明显升高,仅西藏东南部就记录了 9 次冰湖溃决事件。冰川跃动可能冲入冰前湖引发洪水或泥石流,或引发湖体溃决形成灾害链,主要分布于亚大陆性冰川区的天山和喀喇昆仑山区域。冰崩往往推动松散的冰碛物到下游直接造成灾害,或直接坠入冰湖引发冰湖溃决洪水和泥石流等灾害。冰崩引发的灾害主要分布在海洋性冰川区。例如,2018 年 10 月 17 日,西藏雅鲁藏布江色东普沟发生冰崩堵江灾害,崩落的冰块在山谷里翻滚跌落推动松散冰碛物一路奔涌堵塞了雅鲁藏布江河道形成堰塞湖,使得上、下游数万群众被迫撤离。该区域灾害形成最敏感的因素是温度,气候变暖将会直接导致冰雪相关灾害活动性的增加。

<  1  2  3  4  5  6  7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