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的选育(1960—2000年)——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新中国农业科技

发布时间:2019-09-11 09:59:37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朱冠楠 曹幸穗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农业科技,粮食安全,水稻杂交育种,小麦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超级稻栽培技术

新中国农业科研70年的经验与启示

农业科技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

70 年来,我国以稻、麦育种技术为主导,先后经历了传统品种筛选、矮化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细胞工程、分子育种等发展阶段,实现了 5—6 次大规模品种更新换代。目前,以转基因、基因编辑、分子标记、单倍体育种、分子设计等为标志的现代生物技术,正在不断完善并开始应用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实践中,引领生物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与此同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与育种科学深度融合,使得作物育种跨入革命性的新阶段。

农业科技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我国农业科技的大型项目,始终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探索跨区域、跨学科和跨部门的协同攻关模式,有效解决了不同时期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在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成立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几十家农业院校共同组成的“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有力促进了杂交水稻研究,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三系”配套,推动了我国粮食生产水平的飞跃。

农业科研要坚持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农业科技首先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科研计划、“丰收计划”、“星火计划”、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等科技计划的实施,为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在步入新时代的今天,农业科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实现世界农业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总之,新中国 70 年来,我国培育出一大批的农作物新品种。育成农作物新品种达 20 000 余个,推动实现农作物品种矮秆化、杂交化、优质化的 3 次跨越,推广了一批突破性优良新品种。此外,在稻、麦高产栽培种植的技术创新中,采取了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开展了提高小麦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产物的优化分配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应用。

通过稻、麦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我国粮食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亩产从 1949 年的 69 千克提高到目前的谷物亩产 405 千克,品种对提高单产的贡献率达 43% 以上。良种供应能力显著提高,良种覆盖率达到 96%,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 1949 年的 2 300 亿斤提高并稳定在当前的 12 000 亿斤以上,确保了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同时提升了我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水稻、小麦生产用种 100% 是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作者:朱冠楠,南京农业大学;曹幸穗,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  1  2  3  4  5  6  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