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19-04-29 16:29:5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叶茂 朱文良 徐庶亮 刘中民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石油化工,煤化工,协调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规划建议

煤化工单个产品就可以形成上千亿元人民币的年产值,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乙醇,加起来可以达万亿元人民币。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技术“局部领先、空间很大”。煤制油产能 878 万吨/年、煤制烯烃产能 1 329 万吨/年,煤制乙二醇 466 万吨/年,煤制油两条路线——直接加氢液化和通过合成气间接液化都已经实现了高负荷运行,这些技术都是在中国从无到有并完成工业示范和规模化生产。

煤化工面临的挑战

二氧化碳排放压力。化石原料中氢含量越高意味着利用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越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氢含量最高,煤炭氢含量最少。我国签署了《巴黎协定》,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持发展、减排和环境的平衡,需要在国际大格局下思考。煤化工和石油化工耦合发展,甚至与天然气化工耦合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二氧化碳排放压力。

煤炭利用过程中存在水耗大、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煤化工由于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其水资源利用、污染物(包括废水和废气)减排等从技术层面需要进一步研究。一方面,针对煤化工某些特殊的排放过程,需要开发全新的高效技术;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借鉴石油化工过程亦有的技术方案,促进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

煤化工和石油化工耦合发展从短线看,受市场影响较大。煤化工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会通过市场进行竞争,油价和煤价对两者耦合发展影响很大。但是由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竞争的不确定性,需要从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高度统筹协调,因此煤化工和石油化工耦合实际是一个长线问题,需要顶层设计,做出战略安排。

关于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协调发展的建议

目前现代煤化工仍处于产业化的初级阶段,而石油化工产业化已经非常成熟。煤化工和石油化工耦合发展,需要:

进一步打破行业壁垒,加强科学规划。根据产品需求和技术路线,做好产业布局,避免同质竞争,提高质量效益,化解资源环境矛盾。

进一步提升已经产业化的煤化工技术经济性、装备可靠性和过程绿色和安全性。对现有项目的升级示范,要降低物耗、水耗、能耗和排放,建立行业标准,推动产业发展。

鼓励技术创新,突破技术难题,实现高效耦合。对于如甲醇石脑油耦合、甲醇甲苯耦合等煤化工和石油化工耦合新技术进行协同攻关,尽快完成技术开发、中试验证和工业示范,快速进行工业推广。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打造我国技术海外输出的“第三张名片”。煤制烯烃和煤制乙醇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跑”技术,可用于中东、中亚、东南亚和俄罗斯等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的“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成为继高铁和核能外的“第三张名片”。这不仅可带动先进的成套技术和装备出口,还可助力中国石化企业海外战略升级,对于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构建全球能源化工市场新格局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油、气短缺,煤炭相对丰富的资源格局决定了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将在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协同发展,长期共存。值此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发展的新形势下,正确引导其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走循环经济之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使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一起成为我国化学工业的支柱。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了从高速发展转向中低速发展的“新常态”,我国煤炭利用也进入了发展“新常态”。一方面,煤炭发展“黄金十年”之中累积产能的释放遭遇经济转型期煤炭需求减弱而造成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国内民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国际社会限制碳排放的压力,传统的高污染的煤炭消费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市场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下,寻找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协调发展新模式,打破行业壁垒,既利用好煤炭,又保证石油化工健康发展。实现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协调发展,不仅是国家能源战略技术储备和产能储备的需要,而且是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保障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作者:叶茂 朱文良 徐庶亮 刘中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  1  2  3  4  5  6  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