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19-04-29 16:29:5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叶茂 朱文良 徐庶亮 刘中民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石油化工,煤化工,协调发展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经过近 70 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现代石油化工产业体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油加工量呈现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 年我国全年原油加工量突破达到 6.04 亿吨,同比增长 6.8%。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我国能源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已逐步从炼油为主导向炼化一体化转变,并初步形成了以炼油、烯烃和芳烃生产为主的基地型石油化工产业格局。目前已建成投产千万吨级炼油基地达 26 个,炼油能力达到 7.7 亿吨/年。“十三五”期间,国家正在有序推进辽宁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上海漕泾、浙江宁波、福建古雷和广东惠州等七大石化产业基地,推动中国石油化工向大型化、一体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①我国国内石油资源不足,原油产量无法满足下游石化企业的生产需求,需要大量进口原油,从而导致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2018 年,我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 71%。原油对外依存度高,意味着我国石化企业 2/3 以上的原料油要到国际期货和现货市场购买。这一方面推高了油价,造成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升高,竞争力难以提高;另一方面使得国家能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②国内石油化工产品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都是以成品油为主、化学品为辅。在原油对外依存度大幅增加的同时,国内炼油能力严重过剩,成品油供应在国内市场呈现供大于求。2018 年全年我国累计成品油产量 3.64 亿吨。海关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成品油出口量累计为 5 863.5 万吨。与 2017 年同期相比增长 12.4%。③与此同时,我国优质的烯烃和芳烃生产原料供应不足。烯烃生产所使用的原料偏重,优质烯烃原料(石脑油)主要依赖进口,且供应紧张。面对国际烯烃生产原料轻质化的趋势,国内烯烃的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降低,制约了烯烃产业的发展。中东、北美的乙烯生产原料逐渐以更加廉价的天然气、乙烷为主,烯烃生产成本显著降低,而我国烯烃产业却同时面临着开工原料不足和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的严峻挑战。

当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仍然以化石能源为主导,因而化石能源的结构禀赋决定着国家能源化工的构成与发展走向。我国化石能源的结构禀赋是煤炭相对丰富,石油、天然气短缺。煤炭作为基础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的生产与消费之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2018 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 46.4 亿吨标准煤,原煤产量 36.8 亿吨,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59.0%。近 10 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稳定高质量发展,我国对高品质清洁燃料、烯烃和芳烃及其衍生物等化学品的需求快速增长。煤经甲醇制清洁燃料、烯烃和芳烃等现代煤化工技术经过多年攻关已取得全面突破,以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为代表的一批关键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开创出一条煤炭洁净高效利用之路,战略价值正在显现。2016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神华宁煤制油示范项目时,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对我国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的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分属两个不同门类的产业,相互之间难以协调。传统煤化工主要是将煤干馏生产焦炭,配合钢铁行业,副产物为焦炉煤气和煤焦油;或者用于合成甲醇和合成氨,用于化肥行业。石油化工是以石油为原料,将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各种石油馏分和炼厂气等充分利用,生产作为液体燃料使用的汽油、煤油、柴油和化学品。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业相对独立,因而无论是原料还是产品,相互之间缺少关联。现代煤化工的快速发展,使得煤经甲醇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成为可能,这也给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协调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采用创新技术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既可以保障石化产业安全,促进石化原料多元化,还可以形成煤化工与石油化工产业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1  2  3  4  5  6  7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