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9-04-09 16:29:46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高春东 何洪林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科学观测,野外台站,重视统筹,稳定支持

野外站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顶层设计。目前,野外站建设发展以有关部门和依托单位支持为主,在全国层面缺乏统筹规划,学科体系和空间布局有待完善,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缺少统一的观测标准和技术体系,导致资源分散、重复建设、数据可比性差等问题严重。国家野外站规模自 2006 年以来没有再拓展,在一些重要区域和领域布局缺失,无法满足国家相关重大需求。野外站在我国东部地区分布较为密集,而中西部地区较少,特别是一些环境变化敏感、生态脆弱性高(如农牧交错带、生态过渡带等)、近海以及海岸带特殊地理地貌单元的野外站还非常少;部分学科/领域(如旗舰物种保育、湿地生态系统、公路工程等)的野外站较少,缺乏针对重大区域环境问题以及国家重大需求(如国家公园试点建设、“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等)开展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的野外站。

稳定支持不够。基本运行费不足是当前困扰野外站发展的难题。以国家野外站为例,基本运行费主要来自科学技术部和所在部门两个渠道,共约 70万—230 万元/年不等,其中由科学技术部划拨的中央财政经费约 60万—110 万元/年;科研经费主要靠竞争性科研项目,各站之间差异显著;设备修购与基建修缮经费没有统一渠道。国家野外站经费特别是基本运行费普遍不足,部门野外站的经费不足情况更为严重。据保守估计,要充分保障一个野外站的稳定运行和良性循环,每年的野外站运行经费应在 200 万—300 万元左右。而有些部门的野外站运行经费每年才 10 万元左右,有时还不稳定,根本无法保障野外站的长期稳定运行。此外,由于缺乏重大科学计划牵引,无法有效开展协同观测研究,野外站的整体优势和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人才队伍很不稳定。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野外站特别是一些西部地区野外站的优秀科研人员流失问题非常严重。一个稳定运行的野外站的人员通常由科研人员、技术支撑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中国科学院所属野外台站曾明确规定野外台站需要 4 名技术支撑人员,以保障台站的长期连续观测,而目前大部分台站还未达到这一要求。由于发展空间限制和待遇不高等原因,很多野外站的现有管理和技术支撑人员非常不稳定,无法保障野外观测研究工作的长期有序开展。同时,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西部地区部分研究所的野外台站优秀科研人员向东部流失。例如,西部地区某研究所近两年内 3 个国家野外站中就有 2 位站长(学科带头人)调到东部地区高校任职,严重影响了野外站的发展。

<  1  2  3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