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鼠害是农业重大生物灾害之一,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据估计,我国每年农田和草原鼠害受灾面积达数亿亩,森林鼠害发生面积达 1 000 多万亩。鼠类不仅啃食作物、破坏草场和森林,也造成鼠传疾病流行。使用杀鼠剂灭鼠还会威胁非靶标动物安全,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生态环境问题。
农业依然是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由于耕作粗放,加之近年来不断加剧的气候变化,沿线很多国家和地区农业鼠害非常严重。例如,东南亚地区农业鼠害造成水稻减产可达 5%—10%,严重时高达 20%—30%。再如,非洲地区鼠害除造成农作物大幅减产外,鼠疫又呈死灰复燃之势,威胁全球人类健康安全。2017 年,鼠疫在非洲马达加斯加爆发,染病上千人,引起恐慌。
目前,抗凝血杀鼠剂是国内外农业鼠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经几十年的使用,该杀鼠剂也暴露出耐药性和抗药性增加、灭效减退、灭效短、威胁非靶标动物等问题。鼠类取食此类杀鼠剂后,其体内慢慢出血,大约需要 1 周左右中毒而死,过程可能比较痛苦。这种“不人道”的灭鼠方法和过程也常遭到公众及动物权益组织的责难和批评。发展非致死性、高效、环保的鼠类不育剂,一直是世界各国鼠害控制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