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消除传染病隐患,保障“一带一路”公共卫生

发布时间:2018-12-18 17:07:42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刘天星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传染病,人类,病毒,研究

构建国际合作网络,共同应对挑战

科学无国界,消除传染性疾病需要世界各国科学家共同努力。在“一带一路”的合作背景下,中国科学家不仅在本国实验室做出了出色的工作,以个人的研究成果保障了“一带一路”的健康发展,他们还积极走出去,联合世界相关国家科学家共同抵御全球性传染病。

施一介绍,在高福院士的指导下,他和他的同事正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构建起一个覆盖“一带一路”及相关国家的传染病研究国际合作网络。目前,在中国科学院支持下,结合中科院各研究所原有的国际合作关系,该国际合作网络已覆盖了南美、中亚、俄罗斯、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多个地区和国家。未来 2—3 年,将在巩固现有国家和地区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网络,增进合作深度,初步构建一个覆盖“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传染病国际研究合作网络。

注重药物研发

如果说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认清了病毒的“真面目”,如何做好疫情的防控,则需要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对此,施一并没有停下他在实验室基础研究的脚步,进一步加入到了开发“广谱性”抗病毒药物的工作中。

施一介绍说,目前大多数烈性病毒都属于 RNA 病毒,这种共同的遗传物质特性,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从靶向控制病毒基因组复制的聚合酶蛋白上寻找着力点,为开发广谱性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可能。药物研发不仅要针对已患病患者,更要对未患病的健康人群起到预防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减小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健康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开发出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可以使用的抗病毒药物,无疑将极大提升人民福祉,这是施一的未来目标。

永无止境的“战争”,永不停歇的努力

病原微生物也是一种生命体,也存在变异和进化。有史以来,人类与病原微生物的斗争就从未停息,这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战争。进入 20 世纪后人类科技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十年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在与病原的战争中取得了些许优势。但同时,人类生活居住方式的改变、交通交流的密切等,也为病原的传播打开了一个新通道,这场战争人类仍不能松懈。

与病原微生物共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施一说,尽管病原微生物存在进化和变异,人类的科学研究水平和防控能力也在不断进步。除了针对病原微生物开展的基础研究,我们还必须在提高人们传染病防控意识、提升传染病防控管理水平、加强医药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更好打赢对传染病的战争。(作者:刘天星《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施一:消除传染病隐患,保障“一带一路”公共卫生

       施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重点实验室第一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病原感染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免疫细胞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机制以及抗病毒药物研发。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ell,Science等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获得者。曾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奖励。

<  1  2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