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对地观测数据开放共享的现状
自1970 年 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我国在轨运行的卫星已超过 200 颗,仅对地观测领域目前就已形成了“风云”“海洋”“资源”“高分”“遥感”“天绘”等多个体系。近年来,我国在对地观测领域的投入不断增长,对地观测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对地观测数据呈现出“井喷式”增长,且质量大幅提高。
目前,我国已发射 10 余颗民用高分遥感卫星,逐步形成了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一号卫星作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截至 2018 年 6月,已获取存档数据 230 余万景,每天新增约 1 TB 数据。2018 年 3 月31日以“一箭三星”方式发射高分一号 02、03、04 卫星,标志着我国首个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业务星座正式投入使用,可实现 3 星 15 天全球覆盖、2 天重访,以及长期、连续、稳定、快速地获取全球 2 米全色、8 米多光谱影像;2018年5月9日、6月2日和7月31日,高分五号、六号和十一号又先后升空。除国产卫星,1986 年建成的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还持续接收和处理了包括 Landsat 系列、SPOT 系列、THEOS、ERS、ENVISAT 在内的近 20 颗国外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形成了目前我国最长时间的多种对地观测卫星数据档案库。
政策上,我国采取了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免费分发、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授权发放的措施,以推动对地观测数据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提高卫星遥感应用和服务水平。但总的来说,我国的数据共享生态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健全,有些共享计划往往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国家认识到数据共享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开始从国家层面开展数据共享政策的顶层设计,以期建立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数据共享环境。
相比对地观测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开放共享工作相对滞后。目前,各种卫星系统如气象、陆地、海洋等获取的遥感数据分散在不同的部门或数据中心。气象卫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数据共享体系,而有些国产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仅对部分用户开放,或对公众仅提供部分数据的开放共享。2011 年,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面向全国用户开展了“对地观测数据共享计划”,首次将接收存档的中等分辨率卫星数据面向全国用户提供免费共享服务;2013 年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利用其高速网络、海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技术优势,构建了地理空间数据云(GSCloud),提供数据共享服务;为了减少用户的数据处理负担,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立了 RTU(Ready To Use)产品库,向用户提供标准化、系列化和多样化的高级数据产品,便于用户直接应用[4,36]。另外,我国也积极参与 GEOSS 的建设,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组织建立了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成为我国以及国际地球观测数据共享的重要窗口。
国务院于 2015 年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了“积极推动由国家公共财政支持的公益性科研活动获取和产生的科学数据逐步开放共享”的重要目标,中科院 2018 年启动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 类)“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致力于提升中科院乃至国家层面地球科学领域海量数据的集成共享水平,积极推动地球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中国对地观测数据共享正迎来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数据政策壁垒、数据规范与质量、大数据时代数据共享模式的转型等诸多挑战。
我国对地观测数据开放共享的几点思考综上所述,我国从对地观测领域的“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的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对地观测大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开放共享就有特殊性和困难性,当人们意识到对地观测数据具备资产属性时,数据共享往往就成为伪命题。另一方面,受制于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措施、基础设施以及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的不足,对地观测数据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流通。一种不能很好流通的数据,其潜在的价值也难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利用。因此,必须建立可执行的对地观测数据管理政策,重塑数据的价值观,特别是要创新数据共享的模式和技术方法,从而打破对地观测数据共享的瓶颈,实现数据流通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