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季:加强定向基础研究 实现原始创新重大突破

发布时间:2018-05-10 18:26:1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吴季  |  责任编辑:马骅
关键词:重大科学前沿,技术人员,原始性创新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18 年 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无疑会对我国原始性创新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为我们带来继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 40 年之后,又一个“科学的春天”。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要在基础科学前沿实现原创性突破

基础研究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自由探索式的基础研究,由科学家兴趣驱动。此类基础科学研究从欧洲文艺复兴之后逐渐兴起,建立了人类现代科技的基础。尽管许多低垂的果实已经被摘取,但是此类研究仍然是培育人才、巩固学科基础和探索未知的重要领域,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扶植。另一类则是由政府主导的、有组织的定向基础研究。

本文重点谈一下第二类基础研究,即由政府主导的、有组织的定向基础研究。自二战以后,此类基础研究逐渐成为实现重大前沿突破的主流。通常为政府组织、集中投入,并由首席科学家带领一个团队,瞄准一个重大方向,有组织地开展研究。规模较大的还需要大量技术人员参与实验、研制和运行大型科学装置,如粒子加速器、大型真空或仿真模拟装置、大孔径天文望远镜等。1957 年之后,又出现了科学卫星这一瞄准自然科学宏观和微观两大前沿的新型研究手段,通过发射卫星,以获取在地面上无法获取的科学观测和实验数据。

据不完全统计,1950 年以前,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成果中,仅有一项与大型科学装置有关;而在 1970 年后,超过 40% 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都是利用大科学装置或科学卫星获取的数据完成的;1990 年以后这个比例更是高达 48%。可见,这类通过大型科学装置开展基础研究的方式,已经成为实现基础科学前沿重大突破的重要手段。

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目标,特别是到 2030 年要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到 2050 年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作为世界科技强国,届时中国需要在科学和技术各领域都力争走在世界前面。但是,一个在基础科学前沿对人类没有重大贡献的国家,是不能称为世界科技强国的;一个没有一批获得过像诺贝尔奖那样世界级科学奖的国家,也不能被称为世界科技强国。更不能想象,在力争走向世界前列的未来 30 年中,如果原始性创新始终是我国科技发展短板的话,那我们将如何实现在大多数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因此,可以说,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基础科学前沿的突破,特别是在重大基础科学前沿实现突破,已经成为新时代中新的国家需求。

如果说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短板,根据实际工作体会,在进行这方面的科技布局时,政府在进一步加强自由探索式基础研究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有组织的、定向的基础研究的投入,发挥我国在制度和体制方面的优越性——像 20 世纪 60—70 年代组织“两弹一星”任务那样,组织好瞄准重大基础科学前沿突破的项目,尽快在若干领域实现原创性的重大突破。在这一过程中,研制独创或世界领先的相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包括上天、下海、入地,宏观观测宇宙、微观观测粒子等一批装置、设备或卫星,这将有力带动高新技术的发展,甚至会对相关产业应用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实现寓军于民,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激发出巨大的潜力,甚至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1  2  3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