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我国基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5-10 18:55:17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李静海  |  责任编辑:马骅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科技竞争力

新时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展望

当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进入深度优化期,基础研究发展正在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基础研究的高度期盼。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2018 年 1 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坚持定位、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的科学基金体系,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夯实科学基础。

全面加强党对科学基金事业的领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章党规为遵循,教育引导全体工作人员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确保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发挥领导班子以上率下的作用,发挥广大员工积极性,切实建立“对科学严谨、求实、寻真;对同志正直、诚恳、守信;对工作认真、负责、担当”的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共同建立和维护科学基金形象。同时,努力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已组织制定 26 部党内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科学基金全面从严治党规章制度体系,并将根据党中央的新精神新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些是科学基金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

始终牢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定位与使命

“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科学基金工作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突出“聚力前瞻部署、聚力科学突破、聚力精准管理”的战略导向,着力推进科学和工程前沿,催生科学突破,培育科学英才,夯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科学基础。要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对科学基金的定位,即“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要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体系中的作用,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要求,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增强源头创新能力。要按照新时代对基础研究提出的新要求,促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为强国建设提供科学支撑,为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作出更大贡献。

探索新时代科学基金工作的新思路

进入新时代,科学基金更要以提出和解决科学问题为出发点,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打造新时代中国科学基金体系,以此为核心,提高资助效能,造就科技英才,显著增强我国源头创新能力。

鼓励探索、突出原创就是要聚焦“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对基础研究提出的明确要求,即“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 。科学基金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产出更多的科学突破作为科学基金的重要目标。要鼓励科学家大胆地、负责任地提出科学思想,葆有“板凳宁坐十年冷”的科学精神与勇气,敢于追求原创性和独创性。

聚焦前沿、独辟蹊径就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科学基金所资助的学科领域覆盖面最全,在促进各学科协调演化、交叉融合的同时,也要聚焦世界科学前沿,勇于独辟蹊径,关注颠覆性和变革性科学与技术,防止一哄而上和盲目跟风,在世界科学舞台发出更多中国科学的声音。在我国已具备冲击“领跑”地位的领域加强部署,争取引领世界科学前沿;在我国基础较好的领域,努力开辟新的研究前沿;在我国基础较弱的领域,抓紧补齐短板,不断提升竞争力。

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就是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面向经济主战场”,围绕国家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引导科学家将科学研究活动中源头创新思想的生成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把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源头创新思想的重要策源地。当前,我国科技方面屡受制约的根源在于一些“卡脖子”问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背后的科学问题有待突破,根本上取决于基础研究能否取得突破性成果。科学基金应加强对接国家重大需求,突破瓶颈性科学问题。

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就是要应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科研模式正在发生的变革,以共性问题为导向,促进交叉融通创新。共性导向的科学问题往往具有鲜明的交叉特征,需要会聚不同学科领域的创新思想和人才团队,需要探索交叉研究项目的评审和资助管理机制,以及研究成果的融通创新路径。科学基金应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优化资助机制,鼓励并支持科学家开展交叉研究。

不同类型、不同科学属性的研究,需要不同的评审和评估机制。如何更加精准地选择项目,确保新思想和重大突破及时得到支持也是当前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突破加速涌现。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继往开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与广大科研工作者一道,共同开创中国科学新的辉煌。 

(作者:李静海   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56年出生。研究员,工学博士。主要从事颗粒流体两相反应系统量化设计和放大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瑞士工程院、英国皇家工程院、澳大利亚工程院外籍院士。担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主管科学计划与评估的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  1  2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