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高校科技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任务。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是三个“第一”的重要载体,承担的历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高校科技工作将进一步突出重点,与国家战略目标更好衔接,为实现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目标,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坚持党对高校科技工作的领导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高校科技事业发展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凝聚在党中央的周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智慧和力量聚焦到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上来,勇于担当、追求卓越,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进一步提升创新引领和至诚报国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
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发挥高校在重大科学前沿、前瞻性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强化基础研究,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布局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团队,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区,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到 2025 年,支撑一批重要学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若干重点方向率先实现学术引领,在科学前沿重要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建成若干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高地。
开展高等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行动
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找准切入点,组织高校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建设一批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广泛开展人员培训与交流、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落实军民融合战略,出台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发展规划(2018—2022)》,开展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探索省部联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加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等。参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与北京市、上海市的深度合作,大力支持北京科创中心、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推动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
拓展思路,加强机制建设,充分调动有利因素,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继续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和评价评估,重点在聚焦重大需求、促进军民融合方面谋划布局,认定、建设一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联动,共同认定、建设一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加强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协同创新中心将与前沿科学中心相得益彰,形成面向科技前沿高水平基础研究和扎根中国大地高质量社会服务的双高峰,共同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全面支撑“双一流”建设,推动高校成为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的战略力量。
充分发挥科技对教育的支撑引领作用
教育现代化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强有力支撑。纵观教育发展史,科技与教育的发展总体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把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改革发展深度融合。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立联合推进科教融合的工作机制,大力推动教育科学基础研究,筹划教育科学基础研究的重点、重大项目以及重大研究计划,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成立研究机构并布局相关研究平台等。
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
持续优化政策环境,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做实做细高校内部的科研队伍、考核评价、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把改革任务落实落地,用好用足政策红利。改革科研人员聘用机制,用科研项目劳务费聘用相对稳定的基本科研队伍,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人力保障。推进科技评价机制改革,建立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机制,形成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支持科学家在宽松的科研环境中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落实成果转移转化改革任务,推进高校建立市场化的专业服务机构:一方面,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推动高校落实各项政策,完善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各项制度和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遵循科技成果转化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成果转化成为科研工作者的自觉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科技事业欣欣向荣,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高校科技工作将秉持“引领创新、支撑发展、科教融合、开放协同、追求卓越”发展理念,牢固树立服务需求导向,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实现新的跨越,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杜占元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