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占元:高校科技改革发展40年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5-10 18:11:2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杜占元  |  责任编辑:马骅
关键词:科教整合,学科综合,高校科技改革

40 年高校科技改革发展的主要成就和经验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对教育、科技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精辟论述,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预见性的科学论断,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要坚定不移地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发展方向等重要论述,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教强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领和根本遵循。高校科技战线始终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坚持科教融合科研育人,夯实科技发展人才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科教融合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40 年来,高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根本、科研为先导、科教紧密融合,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一方面,坚持鼓励高校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升专业知识水平、跟踪学科前沿动态,将最新科研成果写入教材、融入课堂、传给学生,让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永不枯竭,让学生接触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另一方面,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将科学精神、创新思维、科研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多地在参与研讨式教学、参加科技项目研究过程中主动学习、自主创新,实现从接受知识到探索知识、创新知识的蜕变。此外,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直接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改善了教学条件,改进了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创新型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近年来,高校科技在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同时,还通过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卓越系列人才培养计划”,大力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科研课题或者依托发明专利的自主创业等科技创新活动日益普遍。

坚持原始创新引领前沿,不断增强国际学术影响力

高校具有独特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学科体系相对完善、门类齐全,在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0 年来,高校科技工作始终在鼓励自由探索、坚持自主创新、突出原创引领的指导思想下不断实践和发展,以抢占更多的科技领域制高点为不懈的追求。2016 年,高校基础研究经费达到 432.5 亿元,同比 5 年前增幅超过 70%,是高校科技总经费增速的两倍多;高校承担了全国 60% 以上的基础研究,承担 60% 以上“863”、科技支撑、重点研发等重大科研任务,建有 60% 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 60% 以上国家科技三大奖励,院士、“杰青”“千人”“万人”等高层次人才总量占 60% 以上;高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和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均占全国 80% 以上。创新平台体系优化完善,高校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153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62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30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0 个。认定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38 个,投入经费数十亿元。建设了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服务国防类平台。

高校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凝聚态物理、超级计算机、结构生物学、转化医学、气候变化、转基因农作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首次成功观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为拓扑量子材料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电子学中的应用铺平了道路,实现世界科学前沿领域重大突破。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领衔的团队在微型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取得突破性技术革新,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团队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以及多光子纠缠操纵等量子信息实验领域中作出的杰出贡献,使我国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稳固占据了一席之地。部分高校参与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全球海洋观测计划(ARGO)等国际大科学计划,更多高校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数量增长,层次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创新态势已发生历史性转变,从跟踪为主迈入“三跑并存”的新阶段。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撑起自主创新的筋骨

高校科技始终坚持走科技、教育、经济、文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主动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以兼容并蓄、开放合作、协同共赢、交流互鉴的原则,加强与科研院所、政企商农、国外机构等的广泛联系和密切沟通,努力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不断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结合。

高校的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有力支撑产业升级,为高铁、核电、光伏、数控、高压输电、4G 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例如:清华大学自主研发高温气冷堆技术,建设世界第一座具有固有安全性的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核电站,是当前最先进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使我国占据了世界核能科技的制高点。北京大学王选院士领衔的团队成功研制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并大规模推广应用,使中文印刷业跨入“光电”时代。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系列,使我国跨进了世界上少数几个研制巨型机国家的行列。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高校科技服务社会获得的科研经费达到 1 791 亿元,在科研经费总量中占比超过 1/4,这一比例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科技成果直接交易额达到 130.9 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总量的近 1/4。

高校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深入开展“双创”服务。截至 2016 年底,全国高校共建有 115 家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毕业企业 9 189 家,在孵企业 9 861 家,其中师生自办企业 1 373 家,高新技术企业 954 家。2016 年,在孵企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 3 140 项,占当年全部转化成果 2/5 以上,有力促进了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新产业孵化、企业转型升级。

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让广大师生创新活力充分涌流

40 年来,高校科技始终坚持深化落实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任务,积极破解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障碍,努力健全完善科技创新资源保障条件,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和文化氛围。完善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度,年资助总额稳步增长,累计中央财政投入已近 300 亿元,资助高校超过 100 所,有效缓解了高校科研长期以来缺乏稳定支持的困境,为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和优秀学生开展自主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若干地方已参照建立起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度。评价改革深入推进,科技奖励、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高校科研诚信工作体系在健全中强化,学风态势实现了趋势性扭转。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保障进一步增强。进一步扩大高校科研自主权,给高校松绑减负。

40 年来,高校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规模快速扩大,水平大幅提升。高校拥有 740 余名两院院士(含港澳台地区),1 238 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基金委创新群体。截至 2016 年,开展科研活动的高校达 1 497 所,和 5 年前相比增长了 23.5%;R&D 人员全时当量增长了 14.6%,达 36 万人年;高校年度科技经费增长了 31.3%,达 1 537 亿元。

<  1  2  3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