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改革开放 40 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高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挥科教融合、人才汇聚、学科综合、国际合作等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科技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贡献卓著,为国家创新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211”“985”和“双一流”等支持下,一批高校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创新高地。
高校科技在持续深化改革中砥砺奋进
1977 年,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高校“既是办教育的中心,也是办科研的中心”,高校作为我国科技重要方面军的地位得以正式确立。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先后召开,改革开放的号角全面吹响,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通过科技三项费用和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等,恢复了“文革”期间中断的高校科技拨款渠道,为高校科技工作提供了基本保障。在党和国家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六五”开始,高校科技工作迅速发展,科研经费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几千万元,到“六五”末增长到近 6 个亿,整体上初具规模。
1985 年,中共中央先后系统全面地作出了关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高校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1987 年,国家教委通过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专业实验室,大幅改善高校科研条件。1993 年教育部率先启动实施“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推进人才资助计划体系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学科带头人与骨干人才的培养工作。199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系列改革文件的出台,为高校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通过启动实施“211”“985”工程,以重点建设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科研条件得到持续改善,高校逐步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生力军。
进入 21 世纪,国家加大了科技投入,社会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日益强烈。高校持续实施“211”“985”工程,教育部等部门相继推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等举措,扎实加强高校创新能力建设。2006 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强调“建设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将高校放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地位。这一时期,高校科技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更加受到重视。在 2000 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技术创新大会上就提出“高校要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放在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位置”,并启动和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工作,为加快高科技产业孵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及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战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部署,高校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时代,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完善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度。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健全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下放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优化科技奖励、人才激励机制,扩大高校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健全科研诚信工作体系,努力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良好科研环境。
2012 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分两批认定了 38 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计划实施以来,得到各地、各高校积极响应,形成了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体系,协同创新理念广泛传播,相当程度上扭转了高校科研体制“分散、分割、封闭和低效”的局面。国家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在产出重大科技成果、汇聚创新资源、支撑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取得实效,有效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2015 年,国务院印发《统筹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建设启动实施,标志着国家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推动高等教育的重点建设,加快推进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当前,高等学校正在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创新开始从瞄准紧跟转变为超越引领,把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校科技发展动力逐步从资源驱动、项目驱动向创新驱动、需求驱动转变;创新能力评价逐步从单纯看项目、经费、成果向关注实际创新贡献和科研育人效果转变。高校科技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