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是改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

发布时间:2017-10-07 09:47:5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周大地 高翔  |  责任编辑:马骅
关键词:气候变化,绿色发展,低碳转型,低碳创新,全球治理,周大地

坚定四个自信,以强化绿色低碳发展为契机,充分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首先是对国家社会制度是否保持先进性的重大考验。气候变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又要求全社会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牵涉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科学研究是否先进,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系统把握是否科学合理,相关的科学结论能不能及时转变为政治共识,已经在不断考验着各国政府、学界和社会方方面面。美国曾经是气候变化科学领先的国家,也有一大批认真研究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科学家以及气候经济学、国内气候政策、全球气候治理等领域专家,也曾经是提出过不少相关方法理论的国家。但美国的政治决策过程并不科学——利益集团的争斗主导了政府的更替,政策的制定容易脱离科学的依据,因此,其气候变化政策出现多次摇摆。主张单边主义的霸权外交和单纯的美国利益至上,使美国轻视国际公约的严肃性,不愿承担应有责任。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不是对气候变化科学问题认真考量的结果,而是因为美国政治制度难以对具有全球公益性、长期战略性问题进行有效科学决策。中国科学家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充分分析和吸收国际学界的研究成果,同时开展了多方面的进一步科学研究,形成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共识;同时还积极参加了 IPCC 的评估工作,如担任 IPCC 第一工作组的共同主席,为推动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进展作出了贡献。党和国家领导人把握全局,从战略高度集中了气候变化的科学结论,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全面和正确的判断,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能源、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低碳发展等方面,一步步走到了世界前列,这充分显示了中国能够把握全球战略发展方向,引领新的发展理念和道路的制度优势。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不仅没有妨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反而增加了我国发展的动力,提高了我国经济和技术的竞争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为中国妥善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与政策将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加强,不会随着美国政策的摇摆而出现反复。

以全球气候治理为契机,进一步构建完善新型国际关系。气候变化的全球性使得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全球治理是为了协调各国利益和政策,以应对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所面对的各种跨国和国际挑战,并支持各个国家实现国家治理水平提升。美国退出《巴黎协定》,进一步把中国推到全球气候治理舞台的中心,世界多数国家提高了对中国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的期望。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进展,牵动了更多国家的人心。我们应该首先把国内的绿色低碳发展搞好,更快地推动能源革命,实现高效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力争提前实现排放达峰,并争取较快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我们要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实施,与国际社会一起,逐步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不断向全球共同确定的 2℃ 温升控制目标前进,争取把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起来,成为建立合作共赢、推动全球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成功案例。

结语

气候变化具有长期性、全球性、不确定性和潜在巨大规模的特征。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当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而温室气体过多排放是人类有史以来在环境外部性失控方面最大的市场失灵。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必须依赖政府干预,必须依赖全球合作才能达到目的。从《公约》到《巴黎协定》,全球各国政府通过谈判协商建立机制,发挥政府干预作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潮流,不会因为个别国家的消极立场而改变;相反,消极应对气候变化,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落伍。中国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是必然趋势。中国不仅要履行好自身在气候变化国际条约下的承诺,还要不断体现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影响和贡献,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新的贡献。(作者:周大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高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1  2  3  4  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