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经济协调发展规律

发布时间: 2017-06-26 10:30:29  |  来源: 经济日报  |  作者: 杨承训  |  责任编辑: 刘梦雅
关键词: 经济,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辨析: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必然

对于协调发展问题,新自由主义“精英”们的主要观点概括地说,一是不需要协调;二是即使需要协调也要依靠市场的自由发展,不需要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干预,政府作用要压缩到最小;三是产业政策和国有企业是市场功能的最大妨害,必须彻底私有化、自由化。这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重要观点,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一)协调发展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协调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可以看作是对协调发展理念的总概括。需要防止的误解是,这里所说的“平衡”是动态平衡,不是绝对平衡。

“协调”的概念既代表一种良性状态,又包含达到这种状态的动力、手段和过程。所谓协调发展,就是整体经济中的各个子系统,各种要素、各个层面相互适应,产生1+1>2的整体组合效应,形成更大的合力,而不致互相摩擦、消耗或差异过大形成畸形化,造成内耗,而且此种状态又是经常性的动态过程。这是各种系统维系、运行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机制和规律。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上认识,协调理念的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揭示的“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规律。任何系统必须具有协调机制才能保证系统的存续、运行和发展,而协调机制的衰退、变异或破损必然导致系统的恶化乃至毁灭。这是客观规律。在自然系统中普遍存在着这种协调机制或称制衡机制。人类的社会经济是一种复杂的巨系统,存在着协调客观要求和机制,然而它与自然系统的重要不同点是人的参与和作为在起着主导性作用。社会经济的协调性是社会性、社会化的一个根本特征,是普遍现象,只是有隐有显,人们常常不能自觉认识罢了。

事实表明,社会化生产超出个体经济的范围,整体性要求日趋突出,客观上要求社会经济成为各个经济部分的联结互动的有机整体。这就必须协调各类经济部门和经济主体行为,减少它们之间的掣肘和摩擦,形成质、量、度、时、力等各个方面互依互动的良性关联,构建运行及发展的良性合力和协调状态。

(二)资本主义以波动和危机实现相对协调

协调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而实现协调状态就需要必要的动力、手段和过程。经济发展是与社会化程度提高相并行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因而协调的客观要求也就相应提高。

在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产业革命之后,社会分工和社会关联程度都空前增大,客观上更需要加强各个方面的联系和协调。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的矛盾,生产社会化要求整体性、协调性,但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特别大资本的垄断,各经济主体却不顾整体利益而各自进行着逐利的博弈,这必然妨碍、割裂、扭曲社会联系,严重影响着整体协调。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周期性经济危机,甚至殃及全世界。资本主义各国为了克服严重的不平衡也不得不制定实施一定的产业政策,但无力达到合理的程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并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运动规律。比如,马克思提出,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两大部类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这揭示了隐藏在市场背后的“大比例”关系,是一种趋势,不是固定、刻板的定量比例。实际上,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背后隐藏着保持“比例”关系是客观要求,但它不可能自觉地去符合这种要求,只能自发地被倒逼去“适应”这种要求,并付出包括经济危机等在内的沉重代价,而且这种“比例”难以达到客观需要的良好程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