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挑战与应对

发布时间: 2017-05-04 15:48:18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心源 陈富龙 等  |  责任编辑: 刘芳奇
关键词: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挑战

已开展合作的进展

2011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HIST/RADI)在全球涉及亚洲、欧洲、非洲以及美洲的众多国家和地区展开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国际合作研究

柬埔寨吴哥窟作为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全球公众以及专家的目光与关注,纷纷来此旅游以及开展科学研究。中科院设立的“吴哥遗产地环境遥感” 国际合作项目,利用空间技术在吴哥地区开展遥感考古与植被、水资源、地面沉降等的动态监测,以及吴哥遗产地遥感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20173月,项目组与吴哥窟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APSARA)共同商定开展第2期合作以及与柏威夏寺遗产管理局(NAPV)启动合作研究。

并与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突尼斯、意大利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巴西、所罗门群岛等非沿线国家正在积极开展广泛的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国际科技合作。

未来部署

2017313日,DBAR-HERITAGE成立暨“一带一路”世界遗产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DBARHIST、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等机构联合举办。来自美国、法国、印度、斯里兰卡、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意大利、突尼斯、澳大利亚、刚果(金)、UNESCO10余个国家/国际组织的6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为DBAR-HERITAGE在遗产特征、空间考古技术与方法、世界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等方面未来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未来10年,DBAR-HERITAGE国际工作组将聚焦世界遗产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将在前5年首先聚焦三个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区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基于干旱区文化遗产考古与保护工作,在中国、北非和地中海地区开展文化遗产空间考古与保护的比较研究;在南亚和中亚地区实施文化遗产和考古景观监测与评估的科学研究,特别聚焦中-巴经济走廊(CPEC)建设;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策略制定示范研究,揭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对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响应机制。

代表国家人物访谈

中国:利用保护世界遗产的共同理念,打造国际合作平台、助力全球治理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中拥有世界遗产的达到63个,UNESCO倡导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有着极其广泛的认同。中国是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积极的行动、良好的示范及有效的帮助,体现着中国为人类共同事业作贡献的大国风范。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充分发挥世界遗产价值共识的联通作用,以及遗产文化软实力的协和作用,把具有坚强共识的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作为沿线国家(地区)的合作基础,沟通彼此、连通亚--非乃至全球,并通过进一步深化合作,使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事业成为全球治理方面最具广泛认同的合作平台,助力构建信任、友好、和谐的世界新秩序。这是DBAR-HERITAGE国际工作组的崇高使命。(王心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