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 刘芳奇)2017年1月15日,第八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主题为“创新驱动与新旧动能转换”,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经济时报社主办,当天下午召开了“智慧养老与京冀养老一体化”分论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在分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立足基层改革服务模式 实现医养结合的突破》的专题演讲。
葛延风认为,目前我国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到2025年前后进入到老龄社会,2050年前后进入到超老龄社会。我国的老龄化面临着一些特征:未富先老,城乡区域不平衡。基本上城市户籍人口的老龄化远远高于农村,由于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入城市,事实上老龄化压力在农村表现得更为突出。老龄化的过程跟城市化、工业化同步,跟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变革、生活方式的变迁同步,再指望养儿防老已经不现实。据调查,接近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老人绝大部分说自己养老,或者说夫妻之间相互照顾。指望孩子养老的比例已大幅度下降,真正靠孩子养老的比例更低。
葛延风表示,“老龄化带来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医的问题和养的问题。”在老龄化背景下,医疗卫生服务面临的压力非常巨大,一方面是传染病的压力非常大。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压力正在大幅度上升,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失能、半失能以及精神疾病负担在持续加重。相比之下全社会卫生筹资的能力相对不足,这个矛盾将长期存在。
葛延风认为,“随着老龄化的压力,养老,特别是老年生活服务的压力与日俱增。随着老龄化加剧,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包括独居或者空巢老人的数量同步增长,生活照料的压力也会迅速增长。老年生活照料服务跟医疗卫生服务密不可分,所以强调医养结合的意义重大。”
他认为,要促进老年人生活服务和健康管理的深度融合,对健康老人要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生活服务,在生活服务当中融入健康教育和健康监测,对于患慢性疾病的老人应当结合生活服务,开展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对于需要提供康复护理的老人,要结合生活服务,积极发展家庭病房,提供上门的护理服务。
葛延风表示,要完善医养结合,需要推进全面的制度建设和创新,长期目标是建立多元的综合性的支持体系,硬件包括基础设施体系,比如说水电气暖的保障,交通出行无障碍化的设施建设,包括体育休闲设施的普及。还需有专业化多元化的生活服务支持体系,包括政府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一些非盈利机构提供的服务和一些专业化的商业服务等。
葛延风认为,在医养服务过程当中,要全面推进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体系的建设、管理维护等,充分鼓励PPP的模式。大力推进老年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可穿戴设备以及辅助设备的创新和产业发展,信息化市场的潜力和空间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