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 杨洋)2017年1月15日,第八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主题为“创新驱动与新旧动能转换”,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经济时报社主办。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 王东海 摄
中国宏观经济失衡在新常态下出现新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说,宏观经济失衡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到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总体情况是需求膨胀、供给不足、经济短缺。主要问题是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特别是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改革开放发生了三次抢购风潮,第一次在1985年,通货膨胀率达到9.3%,第二次在1988年通货膨胀率超过18%,第三次在199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21.4%,所以人们对通货膨胀担心、疑虑非常强,稍有政策变化,就引起抢购。因此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长期紧缩,无论是财政还是货币。
第二阶段是1998年下半年到2010年10月,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突出特点与第一个阶段相反,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特别是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如有出口支撑还有所转移,但这个阶段先后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深刻的冲击和影响,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一系列经济增速乏力,失业矛盾突出问题凸显出来。此阶段宏观经济政策改变了此前二十年长期坚持的紧缩政策。从1998年的6月份第一次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开始扩大内需,采取扩张性的宏观调控。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为应对更强烈的冲击,中国进一步明确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刺激经济,应对金融危机。直到2010年10月,对外宣布中国从反危机的政策轨道率先退出。
他说,从2010年以后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失衡出现新的特点,既有潜在的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又有经济下行的严峻的威胁,双重风险并存。在双重风险并存出现情况下,传统的宏观调控方式遇到了根本性的挑战,传统的宏观调控是针对的总需求展开的政策调整,如果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的方向是单一的,这种针对总需求采取的总量调控是有效的。刘伟举例说,“当双重风险并存时,一方面成本提高推动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需求疲软导致了经济萧条,所以高通胀和高失业并存的情况下,从需求侧入手,采取总量的宏观调控政策就会遇到极限,表现在不敢扩张也不敢紧缩。如果全面扩张固然有利于解决经济环境衰退,但会加剧通胀的压力,把潜在的通胀压力唤醒。如果全面紧缩,有利于遏制潜在的通胀爆发,但会加剧经济衰退和下行。”
他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现在遇到发达国家历史上所遇到的问题,但到发达国家并未解决宏观经济失衡的特殊矛盾,矛盾一旦出现,应从总需求角度入手,进行宏观调控就有较大的局限,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宏观调控方式的根本性的改变。而重要的战略举措是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新失衡,宏观调控方式主要的是要把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引入到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方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