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建科学大数据开放生态
中科曙光“科学大数据引擎”虽然刚刚发布,但曙光在多年的HPC技术服务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全流程、一体化数据处理技术体系,目前已经在多个大科学项目上开展了应用。
部署在贵州黔东南地区的世界最大口径单体射电望远镜FAST,每天要产生5TB左右的数据,数据需要保留10年以上。曙光部署的超算系统就将承担起海量天文数据整合分析、天体分析和挖掘、天文大数据的可视化等工作,推动天文科学研究和探索由假设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此外,曙光于去年与中科院大气物理所联合部署的“地球数值模拟装置”原型系统,也将为地球科学大数据充当“计算处理引擎”;今年还携手中科星图、中科三清等分别发展空天大数据应用和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
目前来看,科学大数据在中国的应用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推动大科学研究、促进各行业领域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潜力,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我国的科学数据资源还相对分散,还没有形成一批在国际上有强大影响力的科学数据中心,针对科学数据资源管理和开放共享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还不够完善,高水平的复合型数据科学家人才队伍还存在缺失。
对此,曙光公司大数据总经理宋怀明博士谈到,作为一家已经为上千家科研教育机构用户提供了近20年服务的高性能计算和信息系统服务商,曙光有责任、也有能力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来帮助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同时,我们也呼吁更多的机构和厂商加盟进来,共同发展适合中国的科学大数据开放生态,帮助中国的科研机构借助各领域大数据发展机遇实现转型与变革,共建创新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