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实干,这既是从20年来国家组织东部地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推进扶贫协作实践中取得成功的经验总结,又是扶贫开发进入到攻克最后堡垒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脱贫攻坚最强有力的动员令。
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援助实践成效卓著的典型样本,其中一条重要经验是从省区主要领导到普通扶贫参与者和脱贫主体,无不齐心协力、真抓实干。
自1996年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以来,两省区党政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任接着一任干,每年都要召开一次由主要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总结帮扶经验,研究帮扶问题、协商帮扶举措、督促帮扶见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和长期坚持,有效对接了宁夏扶贫所需和福建帮扶所能,确保了扶贫脱贫精准地取得实效。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20年来,福建先后派出9批140名扶贫干部到宁夏挂职任职,宁夏也先后选派15批244名干部到福建挂职,通过互派干部挂职,互助互学,不仅给予了宁夏贫困地区物质帮扶,让各类扶贫项目在宁夏落地,而且促进了宁夏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自我发展动力的增强。正是由于福建对口扶贫干部真扶贫、扶真贫,真心投入,扎实工作,争取了一笔又一笔帮扶资金,落实了一个又一个帮扶项目。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20年来,福建派出了共计17批1056人次支教教师和348名医疗专家到宁夏帮助工作、19批无以计数的农业技术人员到宁夏支农,数以万计的闽商和闽籍企业人才在宁夏创新创业,实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从根子上帮助宁夏治贫。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建设的学校、医院、产业园区,在宁夏随处可见,成为反映东西扶贫协作中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实干、点对点、一对一帮扶的重要见证。通过培训,提高技能, 4万多宁夏贫困群众在福建稳定就业,年均劳务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还有一些曾在福建打工的贫困农民,积累了资金和经验,增长了见识和才干,回乡创业,带动当地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正是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实践中干部群众齐心实干,才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实现了增收脱贫,使宁夏贫困落后的面貌得到逐步改变,宁夏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正是依靠贫困地区广大干部塌心实干,依靠对口支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投身扶贫工作者真心实干,依靠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公益奉献者热心实干,才让几亿贫困人口脱贫。
目前,我国还剩下几千万绝对贫困人口,多数集中在西部的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多、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到2020年现有的绝对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时间紧、任务重。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量大,要求更高。脱贫攻坚,更需要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求真务实,干出成效。现有的贫困农民,缺少外界帮扶,要想脱贫,几乎不可能。在外界帮扶下,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可以改善,但没有贫困农民全身心的努力,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是不现实的。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精准扶贫势头持续向好,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每年都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但也显露出一些倾向性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和避免。
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高度重视和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确定的帮扶对子派出了大批领导和干部。一些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单位帮扶干部对扶贫攻坚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实,注重做表面文章,甚至一些帮扶干部名在脱贫攻坚一线而人不在,或者人虽在脱贫攻坚一线而心不在,这些不仅影响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战略和大布局,也严重地损害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在群众中的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东部地区党政领导和帮扶干部要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推动工作。西部地区广大干部要增强脱贫攻坚紧迫感和主动性,强力推进。脱贫攻坚领导工作要实、任务责任要实、资金保障要实,督查验收要实。
扶贫攻坚难度大、时间紧、责任重,于是一些地方脱贫赶进度,层层加码。特别地,随着扶贫评估考核制度的建立,一些地方扶贫领导干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严格控制,自上往下层层下达建档立卡贫困户指标,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甚至在扶贫脱贫数据上造假,造成脱贫不准不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科学确定脱贫时间,不搞层层加码,既不拖延,也不虚报。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现实生活中,一些农户长期贫困,对脱贫信心不足,脱贫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脱贫无门路。还有一些贫困农户面对帮扶,左顾右盼、患得患失,安于现状。
习近平指出,贫困地区要激发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内生动力,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无论是脱贫攻坚的帮扶干部、各界人士,还是贫困家庭,只有认识到位、具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才可能不畏艰难,齐心合力,依靠辛勤工作和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确保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没有一个掉队的。
(作者:李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