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年初信贷猛增?

发布时间: 2016-03-17 10:37:15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李若愚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信贷,人民币,银行,房地产,经济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1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2.51万亿元,创出单月信贷投放历史新高,同比多增1.04万亿元,较“四万亿”刺激政策期的2009年1月新增信贷1.62万亿元还超出8900亿。年初信贷猛增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信贷增长原因何在?影响如何?未来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思量。

信贷猛增的原因

经验来看,银行放贷存在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出于“早投放、早受益”的考虑,银行普遍会在年初尽早进行信贷投放以增加全年的利息收入。因此,每年一季度特别是1月份,都是信贷增长的高峰期。但今年1月份信贷增长势头格外迅猛,除季节因素外,还有以下原因:

一是前期“稳增长”政策逐渐落地提振信贷需求。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大量储备项目在今年年初实施,前期“稳增长”政策催生的各类基建投资项目也陆续落地,推高了年初信贷资金需求。去年下半年被积压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专项金融债配套贷款等也在今年1月份集中投放。在政策刺激下,1月份房地产市场销售持续回暖也推动房地产贷款加快增长。

二是利率下行造成息差收窄和“资产荒”强化了银行信贷投放的季节性。2015年央行多次降息,银行因之面临信贷资产重新定价造成的息差收窄压力。加之经济下行以及优质资产稀缺压力也在上升,银行更倾向于提早放贷以保证全年收益。而且银行也存在通过增加信贷规模来稀释不良贷款比率的动力。

三是监管要求趋于宽松,为银行突击放贷创造了条件。去年银行存贷比监管指标被彻底取消,央行自2016年起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贷存比监管和合意贷款规模的取消减轻了银行放贷约束。另据媒体报道,银监会可能将拨备覆盖率红线从目前150%下调至120%,这将释放超过5万亿的信贷空间。有些大型银行已经用120%的坏账覆盖率来做2016年预算。

四是企业调整负债币种结构,减少外币负债,增加人民币负债。年初人民币对美元一度出现较快贬值,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部分企业出于降低融资成本的考虑,主动削减外币负债,外币贷款需求转换为人民币贷款需求。去年8月份以来,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持续减少,今年1月份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727亿元,同比少增1939亿元。

巨量信贷资金的流向及影响

从新增信贷结构看,巨量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房地产市场与固定资产投资。中长期贷款占1月份新增贷款的“大头”,中长期贷款新增与同比多增部分分别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61.6%和57.7%。中长期贷款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分部门看,1月份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主要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新增与同比多增部分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19.1%和14.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主要用于房地产开发与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与同比多增部分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42.5%和43.3%。可见,当前信贷最大的两个流向是基础设施建设与住房按揭贷款。

1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情况 单位:亿元

 

中长期贷款

票据融资

短期贷款

住户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

当月新增

4783

10625

3719

5814

同比多增

1489

4504

2757

1861

环比多增

1859

7161

4381

2967

虽然信贷猛增使“稳增长”面临的资金环境更为宽松,但天量信贷的背后也存在诸多的风险和隐患。

一是导致“去杠杆”进程受阻。目前我国的信贷增速超过GDP增速两倍,预计今年一季度GDP增速继续小幅下滑,信贷增速则稳中趋升,两者延续背离势头,推动宏观经济进一步“加杠杆”,从而延迟“去杠杆”进程。

二是推动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与贷款条件趋于宽松、尤其是个人住房按揭贷的加快增长相伴随,去年底以来,一线城市楼市行情火爆,房价暴涨。信贷增长推动货币过快投放,居民出于通胀担忧进一步“囤房”是加剧一线城市房地产估值泡沫化的金融因素。

三是新增信贷创新高不改信贷需求偏软格局。从新增贷款期限结构看,除中长期贷款猛增以外,非金融企业短期贷款与票据融资也增加较多,1月份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短期贷款新增与同比多增部分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18.1%和14.9%,新增票据融资占14.9%和26.5%。与短期贷款增势相比,PMI继续走低,1月份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可见,非金融企业短期贷款增长较多并非实体部门经营性信贷需求扩张,主要是融资性需求扩张的结果,也即企业在“借新还旧”以维持债务链的存续。票据融资是银行用于腾挪信贷额度的工具,在贷款量不足时可出票扩大贷款量,在规模不足时“回购消规模”以掩盖贷款量。票据融资增长较多表明银行在“冲规模”为未来贷款“留余地”,也说明1月份信贷增长存在一定“虚增”成分。

加强窗口指导,保持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的平稳、适度

1月份信贷猛增既有季节性因素,也有监管条件趋松条件下,银行迎合政府项目建设需求突击放贷的成分,并不说明实体部门信贷需求转暖,“企业惜借、银行惜贷”现象依然存在。因此,目前信贷强劲增势不具可持续性,预计一季度之后新增信贷会季节性回落,全年新增将较平稳。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贬值预期将影响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币种的选择,可能成为影响全年人民币信贷规模的不确定因素。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任务艰巨的背景下,信贷增势“逆势”飙升,背后所隐含的问题和风险需要引起重视。信贷投放过多导致货币增长过快可能会加剧资产价格泡沫和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利于“去杠杆”。而且在各银行全年贷款投放额度既定的情况下,年初信贷增长过快,可能挤占下半年的贷款增长空间,加剧贷款增长波动,造成全年贷款投放不稳定、不均衡。为此应加强窗口指导和宏观审慎监管,引导商业银行保持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的平稳、适度。(作者:李若愚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