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将如何补齐自然生态短板实现脱贫目标

发布时间: 2016-03-15 15:11:04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辛闻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马汉成,固原,十三五,致富,生态旅游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网《中国访谈》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明确了脱贫攻坚的目标,提出力争要在2018年实现现行标准下58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固原市贫困人口在整个宁夏回族自治区占据了非常重的比例,有一种说法:固原脱贫不了,宁夏的贫困帽就摘不了。那么,固原市将如何补齐自然条件短板,实现脱贫目标呢?就这一话题,我们特别采访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固原市市长马汉成。

马市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我们想了解固原市现在贫困人口的数量大概有多少?

马汉成:固原市到2015年底按照我们现行贫困标准,还有27.72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中国网:这大概是什么样的比例?

马汉成:27.72万人基本上占宁夏贫困人口的48%左右。我们的贫困村还有435个,占全宁夏的54%。我们的贫困县还有5个,固原市是唯一一个全域化的贫困市,全宁夏一共9个贫困县,我们占接近60%,所以说固原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中国网:这其中西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那西吉县贫困人口有多少?

马汉成:在我们当中,西吉还有10.58万贫困人口,是我们固原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一个县,这个县的脱贫事关着固原能否全面脱贫摘帽的进程。

中国网:这个地区是什么样的情况,贫困的原因是什么呢?

马汉成:包括西吉在内的固原市,从历史上来讲,这里主要是自然条件非常艰苦,一个是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就是超载。第二,历史上这里破坏也比较严重。第三,这里发展不足。就这些原因,形成了目前这样一个困难局面。

中国网:现在国家和宁夏自治区都有脱贫攻坚的具体目标,固原市也有自己的目标,那固原市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呢?

马汉成:我们在“十三五”期间,将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进一步理清我们的脱贫思路。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的要求,我们提出在“十三五”期间,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以我们1+21+X规划体系为引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夯实我们的交通、水利、教育、生态、城镇化、信息化六个基础。我们也将通过实施两个“带头人工程”、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民生改善工程、产业体制增效工程,还有住房改造工程、金融扶贫工程,提出到2018年实现贫困人脱贫、贫困村销号、贫困县摘帽。

中国网:您刚才也提到了固原市的自然条件相对差一些,固原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马汉成:固原这个地方历史上也是水草丰美的地方,也曾经是几代皇帝避暑的地方。后来经过战乱,以及自然灾害的破坏,尤其是1920年的大地震破坏以后,这里大伤元气。再一个,后来因为人多,严重地超载,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也是比较严重的。在我们国家近30年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下,这些年固原的生态逐渐在改善。截止到去年,我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2.2%,我们的优良天数的控制率达到了88%以上,没有一天是雾霾天。我们这里流淌的水,泾河的水达到了直接饮用标准,其他河流的水质也是比较稳定的。所以,今天的生态应该讲是由于我们过去的开发不足、发展不足,也让我们保护了一块蓝天碧水和绿地。

正因为这样,生态在我们固原的发展当中,应该是我们的生命线,所以我们无比珍惜生态,生态目前已经成为固原最宝贵的资源。所以我们无论在选择产业发展,还是选择项目上,都要以节水环保为底线,一定把我们的生态保护好。今天的生态不仅是我们脱贫的希望,更是我们致富的希望,我们提出依托现有的生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六盘山在固原,所以我们提出来发展六盘山的生态农业、六盘山生态旅游,天高云淡六盘山在固原。

中国网:您认为我们如何克服与生俱来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短板,实现脱贫目标呢?

马汉成:尽管固原的自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是这些年备受党中央、国务院关怀,突出解决我们发展当中的短板问题。比如水利,在国家的支持下,我们投资40亿,兴建了解决110万人饮水问题的中南部城乡安全饮水工程,今年要建成投用,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吃不上水的问题。交通,下一步依然是我们的另一个突出短板,目前正在解决。我们的短板主要是连接周边大城市的高速断头路比较多,不太畅通,内部的等级路也不太多,所以路的问题我们正在解决之中,包括铁路的问题也在解决当中。这些问题解决了以后,我们下一步通过发展产业或者转移就业,解决一批——大体上12.7万人(的脱贫问题),通过异地搬迁解决4万人,通过教育解决2万人,通过生态建设和补偿,把适合从事护林工的人,让他转成工人,大约是1万人,还有通过政策兜底是7万人,这样总共26.7万人,通过这“五个一批”予以保证。其中我们通过改变这里的生产和发展环境和条件解决的脱贫人口要占50%左右。不是说这里的环境艰苦就没有办法,是有办法的,只不过我们的投入强度不够,只要是我们有对外的大通道,基础条件改变了,我们还是能通过地方一些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让50%的人就地脱贫。

中国网:比如说在产业脱贫和就业脱贫这方面,我们对于贫困群众会有倾斜吗,在他们就业上面?

马汉成:有,我们现在对贫困人口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在产业的发展方面是产业的互助资金、免息或者无息贷款的保证,以及能人带动这些环节。我们同时也通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对一些没有技术的、没有特长的人进行培训,,要在“十三五”期间对35岁以下近20万人进行全面培训,其中10万人要拿到国家认可的证书,让他们通过提升技能来创收、增收,通过发展产业,来提高经营性收入。

中国网:您刚才提到了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区,实验区的建设和推进,对固原市扶贫和脱贫工作有什么样的帮助呢?

马汉成: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区是国务院批准的我们国家唯一的一个以旅游为载体的扶贫实验区。经过这20多年的发展,它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第一个,更加清晰了这个区域的发展定位,就是以旅游来带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中国网:这个能不能解释一下?

马汉成:这个地方有生态游、避暑游,夏季非常凉快;还有红色游。把这些资源充分地利用好,通过发展旅游资源,让一产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能有人去消费,让一产的农副产品能进行加工,便于别人携带和消费,来的人能住进周边生活的老百姓的农家乐,能发展,能增收。所以这个区域在过去的20年当中,尤其是在近5年当中,老百姓的人均收入增长都在15%左右,很多人因为旅游产业的发展致富了。我们还有几位来到北京创业的青年,就是因为他们家或者他们过去从事旅游产业,走出了大山,进了京城,也在这里发展创业。

中国网:它之所以成为一个实验区,我感觉应该会有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式,我们在整个旅游业的规划包括管理方面是不是有一些成功的模式?

马汉成:它既然是实验区,要实验出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这个经验是两条,一条就是贫困地方自身拥有着很多宝贵的资源,我们要用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就是解决怎么看的问题,贫困地方只要选对了路子,选准了产业,还是有出路、能致富的,这是一条。第二条,贫困地方的发展不能重复别人走过的路,尤其是现在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雾霾、节能降耗比较严重的地方,它只要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好,把自身的资源利用好,只要我们的政策投入能跟上去,以此为纽带,为平台,也能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

中国网:近日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印发了,这个考核办法可以说是军令状和责任书的具体化,您如何评价这样一个新的考核办法呢?

马汉成:这个考核办法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尤其向全世界承诺,到2020年让全国7000万贫困人口一个都不能掉队、一个都不能落下,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为了兑现这个承诺,从中央到省、到市、县、乡,几级了党委政府共同发力,共同推进。这个考核办法要发挥它的指挥棒的作用,这个指挥棒的核心内容是四个方面:一个是减贫的成效,一个是精准的识别,还有一个是精准的帮扶以及资金的使用效果。这四个关键环节对脱贫非常重要,所以我觉得党中央对人们给了一个庄严的承诺,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向党中央、向人民立下了军令状,签订了责任书,这个考核办法就是看这些任务的完成情况,我觉得它会促进、助推我们国家的减贫成效和脱贫人口早日奔向小康。

中国网:您有没有立军令状呢?

马汉成:我有,我给自治区党委政府签了,我的军令状就是不脱贫不走人,不脱贫不脱钩。

中国网: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扶贫攻坚可以说成为一个热词,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您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马汉成:我期望从国家层面做好政策和资金的顶层设计,我们基层做好帮扶工作,我们的老百姓也要自食其力,共同发力,早日脱贫。

中国网: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记者:孙婉露 摄像:王一辰 后期:周姗姗 责编:韩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