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改革创新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十三五”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中国网两会访谈专访时进行了分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做客中国网。 中国网 董宁/摄
迟福林表示,“十三五”一方面面临着矛盾风险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问题,另一方面经济转型的趋势特别明显,自己把它概括为“3+1”。
“3”首先是产业结构调整。现在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现代服务业占比应该达到60%以上,去年我国刚刚创历史新高也只有50.5%。所以,“十三五”期间中国的服务业需要至少年均增加1.2个百分点,现在“十三五”规划给它的预期目标达到56%,迟福林估计会超过56%,达到58%,甚至是60%。这蕴含着什么寓意呢?意味着中国基本在“十三五”期间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国走向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标志。
第二,城镇化的变革。“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我用的是规模城镇化率达到56%左右,超过55%。我们的问题在哪里呢?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8%。”迟福林表示,“十三五”如果规模城镇化率能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能达到50%,“十三五”的预期目标是45%,他认为应该达到50%,拿城镇这样的投资来说,至少有40万亿人民币的投资潜力,如果要消费可能会有更大的带动。如果中国的城镇化有突破,这个城镇化的空间能够释放,新型城镇化将成为“十三五”中国转型发展的最大潜力。
第三,消费结构升级。外国人看中国“十三五”,认为13亿人的消费是中国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市场。现在的消费总规模大概30多万亿,“十三五”2020年能达到50万亿。关键还不在总量,在于结构变化,现在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健康、医疗和教育,这些服务型消费占的比重只有40个百分点。迟福林估计“十三五”期间,每年会提升两个百分点。所以,到2020年城镇居民的服务型消费支出将在总的消费支出中占一半。
“1”是服务贸易,现在进出口是一个负数,今年2月份进出口的负数更大,这有多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在新的形势下,服务贸易是一个重点,去年进出口是负数,但是服务贸易增加了16个百分点以上。也就是说在新的全球背景下,服务贸易的发展是大趋势。所以中国的贸易应该在服务贸易上下功夫,“我们的问题在于全球2014年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是20.06%,我们只有12.3%。我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提升到20%,当然“十三五”规划稳妥一点说到16%。”迟福林表示,如果中国的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实现了外贸转型,将在推动中国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全球多边、双边、区域性、全球性的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过程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