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长陈昌旭:毕节试验区实现了“两个跨越”

发布时间: 2016-03-11 15:29:20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辛闻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毕节市,陈昌旭,毕节试验区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冲锋号。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全国人大代表、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全国“扶贫开发、生态建设”试验区,毕节在扶贫攻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国人大代表、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

陈昌旭介绍,毕节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国土面积2685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86.96万,常住人口660万。上世纪八十年代,毕节是贵州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全国最贫困的片区之一,可以用“极弱、极贫、极苦、极差”来形容:一是经济实力极弱。1987年,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只有288.9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4.7%、全国的22.9%,8个县中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人均产粮不到200公斤,每年需国家调进粮食1.5亿公斤。二是人民生活极贫。按当时贫困标准,有315万人未解决温饱问题,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226元,仅为全省人均的52.9%、全国的38%。三是人居条件极苦。有147万人和12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群众大多住茅草房,甚至是用树枝简单搭起的“杈杈房”,人畜共居,环境脏乱。四是生态环境极差。森林覆盖率仅14.9%,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2.6%,裸石山地230多万亩。

“毕节试验区的贫困落后状况引起新华社记者关注。1985年5月29日,新华社记者刘子富到赫章县海雀村采访时,发现家家缺粮、户户断炊!苗族老大娘安美珍家里,没有一件值钱的家当,床上的被子破烂得像渔网,一家4口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回到赫章县城,刘子富噙着泪水写下《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的调查报告刊登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上。”陈昌旭介绍,1985年6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看了这篇报道后,当即作了重要批示,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地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1987年7月20日,胡锦涛同志到贵州担任省委书记,到任后第三天,就把毕节作为下基层调研的第一站。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选择典型地区建立试验区的战略构想。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毕节试验区。试验区成立28年来,58位国家领导人、280多位副部级以上干部莅临指导。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对毕节试验区的建设和改革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专家顾问组、国家有关部委、深圳市等对口帮扶城市和各级各有关方面,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主题,矢志不渝开展帮扶工作,毕节试验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两个跨越”。第一个跨越,就是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的跨越。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23.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440.17亿元,增加了61.5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提升到38%,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26元增加到6976元, 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6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65.4%下降到20%以下,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第二个跨越,就是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累计造林2146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1036.2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870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14.94%提高到48%,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1‰下降到6.09‰,人与自然环境矛盾突出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这“两个跨越”,突破了毕节发展严重滞后、生态日益恶化的“恶性循环”,实现了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上升,把毕节推向了全面小康建设的“快车道”。以海雀村为例,全村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33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6810元,增长了200多倍,人均占有粮食从107公斤增加到395公斤,森林覆盖率从5%增加到70.4%。“苗族老大娘安美珍今年已经94岁,全家3口人,今年还杀了2头年猪,人均收入6400元。由于生活条件大幅改善,老人家身体健康,精神也很好。”陈昌旭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