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现创新驱动增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也是“十三五”期间要着力抓好的重大任务。
埃及金字塔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国际关系专家赛义德·拉文迪表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需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从需求侧看,需求结构向个性化、高端化、服务化转型升级,普通居民对产品的品质和个性化追求与日俱增,旅游、养老、教育、医疗和各类生产性服务需求迅猛扩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要从供给侧入手,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供给侧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把钥匙,未来的改革措施值得期待。”
德国柏林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学研究部主任克里斯坦·德瑞格尔告诉本报记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十分重要,特别是考虑到中国产能过剩的现状,中国需要创新驱动型增长,来实现经济结构的再平衡。要实现创新驱动型增长,为私营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非常必要。
海伊姆说,长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需求刺激政策。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从供给不足或短缺经济发展到供给过剩,尤其是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和高额库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为导向的供给侧改革,将是解决中国经济存在的部分结构失衡问题的最佳途径。
释放创业创新活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全炳瑞表示,美国和英国的供给侧改革虽然带动了经济增长,但是美国采取的是减税政策,造成财政赤字大量增加,英国采取的是国有企业民营化方案,造成了大规模失业的副作用。与金融业、服务产业发达的美、英相比较,中国虽然在这些领域发展不占优势,但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大,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和新兴产业培育,完全可以吸收因传统制造业改革所带来的失业者。
海伊姆说,中国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应当是适当放松管制,释放创业创新活力,增强经济持续发展动力。具体而言,要真正地让供给适应需求,就要不断完善市场作用,让市场成为决定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同时,继续或者大幅度降低企业税负,让企业尤其是新创企业有宽松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因为要激活企业家精神,就必须给所有企业创造公平公正开放的竞争环境。总而言之,供给侧改革绝非简单地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本质上是从政府主导和管理经济彻底转向市场主导和调节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涉及的去除钢铁等产业的库存,以及允许一些亏损的公司倒闭等都引起了世界关注,是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正确方法。”劳伦森认为,近期中国正在进行重工业重组,允许一些生产效率低下的企业倒闭,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他同时建议,中国在进行经济改革过程中要谨慎处理公司倒闭以及员工失业等问题。劳伦森也表示,降低私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壁垒,确保私有企业与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同等地位,将更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劳伦森还指出,经合组织成员国从2008年起开始实行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但是经济增速并未恢复,原因就在于没有解决结构性问题,经济结构是阻碍这些成员国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他表示,中国进行经济结构改革是一个正确方向,希望中国能从这些国家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这样无论对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而言都是一大福音。(记者于景浩、陈尚文、廖政军、冯雪珺、韩晓明、鲍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