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样本"读懂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发布时间: 2016-03-03 08:42:50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魏博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贵州样本 习近平 精准扶贫思想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魏博)一枝一叶总关情,心心念念是百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从插队知青到大国领袖,40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上花费精力最多,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零距离体察了民生疾苦,对贫困有着切身体会。从梁家河村,到正定县,再到宁德市……在不断的躬行实践中,总书记决战贫困的经验不断丰富,扶贫论述逐步深化。精准扶贫思想,是总书记多年扶贫工作的实践精华、智慧结晶,以“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为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径,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成为中国新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方略。

泱泱大国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如何精准脱贫?近日,记者随首批全国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小组,深入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在这片集聚了493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土地上,循着总书记的足迹,记录减贫路上的故事,试图透过中国最大的“贫困样本”,在实践中读懂总书记博大精深的精准扶贫思想。

习近平在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同村民座谈。

习近平在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同村民座谈。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精准扶贫里的“大数据”】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贵州进行调研考察,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集“三最”于一身的贵州省,如何理清扶贫里的“大数据”?

493万,“一个不能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让任何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以大数据闻名的贵州省,在大扶贫上也毫不含糊。为精准找出贫困人口,贵州形成了四级联动,省、市、县、乡全面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机制,精准摸清贫困情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做到脱贫攻坚“一个不能少”。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这套精准扶贫“四看”识别法是威宁自治县迤那镇五星村总结出的经验。2014年,该村精准识别出134户438人扶贫对象,预计2016年全面实现减贫目标。袁礼是芙蓉社区石桥组村民,家里破旧的土坯老房漏雨无法居住,只得搬进牛棚。驻村干部了解到情况后,将其写进贫困调查表中。“摸底调查没过几天,就收到了好消息,我家得到了21600元的危房改造补助。”袁礼说。

5.6万,一支打硬仗的队伍

“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这是记者在走访中,听到贵州干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眼下的脱贫攻坚战是场硬仗。要打赢这场硬仗,没有一支训练有素、能拼善战、勇于冲锋陷阵的干部队伍是不行的。”493万人口脱贫,离不开5.6万名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干部的帮扶。贵州9000个贫困村,每村约有五六个驻村干部,工作小组基本由3名干部和1名大学毕业生、1名农村知识青年组成,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的全覆盖。

周成军是驻村干部中幸运的一位,刚任职不久,他便以“花茂村第一书记”身份,全程陪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花茂村。驻村一年来,周成军挨家挨户走访,摸清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驻村干部要静下心来。”在他看来,驻村扶贫的关键,就是要为贫困群众带去点子,带去致富门路。“老百姓想要的和我们不在一个层面,他们最想要的就是最实际的,是看得到的好处。”

“33668”脱贫攻坚计划

为确保在“十三五”期间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省制定“33668”脱贫攻坚计划: “33”是“从2015年到2017年,用3年时间减少300万贫困人口”;“66”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完成‘六个小康建设’任务”;“8”是实现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以上。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强调,为了避免返贫,贵州将设定时间表,防止“数字脱贫”,努力做到脱贫成效精准。

【扶产业,扶根本】

为推进精准扶贫,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为7000万贫困人口绘出了精准脱贫路线图,因地制宜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是人类脱贫攻坚史上的伟大创举,发展生产脱贫更是重中之重,能最大范围地覆盖贫困区域、贫困群体,变输血为造血,也是贵州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产业扶贫按照什么思路来做?具体是: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说。近年来,贵州省的产业扶贫政策吸引了277.95万人外出打工人员回乡,解决了青年劳动力离乡打工造成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预计还有265万人可通过产业脱贫。

“想孩子,想到哭。”丹寨县兴仁镇中营村的黄梅回想起自己在广东打工的那一年经历,眼中还泛着泪花。如今,她已经是昌昊金煌中药有限公司的一名正式种植工人了,每月收入2000元,而且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公司,每年还能收租金5000多元。除了有稳定的收入,对这位年轻的母亲来说,更重要的是在家门口打工,每天回家可以见到自己的两个孩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县考察九丰产业园时,曾对这种“造血扶贫”模式给予了肯定,明确表示,看中的是企业对农民的带动作用。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